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科幻神話打造南海神話

  • 發佈時間:2016-03-15 22:30:5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浩源 高丹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1年4月,劉荊洪教授的科幻神話長篇小説《南海神話》由武漢出版社出版,被譽為中國首部科幻神話長篇小説。我國著名學者、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夏振坤教授欣然命筆題詞:“祝賀荊洪同志《南海神話》付梓。”著名學者、海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彭京宜教授,欣然為《南海神話》題詞:“讓美麗的神話與美麗的風光融為一體。”93歲高齡的李夫全同志,熱情題寫《南海神話》書名。《南海神話》長達50萬字,首次將科幻小説、神話小説、愛情小説的成分融入一爐,具有創新意義。除《南海神話》外,他的《山海經神遊》、《西遊記神遊》、《海上絲綢之路神話》絕不雷同,每一部都有神話的文化內涵與哲學思考,建樹獨特,而得到社會廣泛認可。近日,得知《南海神話》有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意向,記者特地前往採訪,採訪了楊寶華博士、電影製片廠製片人陳小明與劉荊洪教授。

  記者:我們翻開科幻神話長篇小説《南海神話》的目錄:引子;魔衣顯靈;情感測試;遭劫失蹤;鹿嶺奇遇;神話傻子;愛情神話;穿越時空……實在引人入勝。楊寶華博士,您是如何理解《海南社話》這個作品的?

  楊寶華:科幻神話長篇小説《南海神話》構思是奇妙,以魔衣為工具,用“愛情神話體驗遊”為線索,情節跌宕起伏,讓讀者不忍釋卷。例如,一位叫椰果的獵人,為了向佰廖姑娘求愛,敢於攀登五指山,戰勝種種困難,隻身打敗猛獸與蟒蛇,得到寶貴的檳榔,其英勇與智慧,盪氣迴腸。颱風是可怕的妖魔,為了戰勝颱風,英雄的兩兄弟,不怕犧牲,前赴後繼,最終獲得勝利。翻開全書,我們被一環扣一環的精彩的神話愛情故事與現實情感故事打動了,被人類真善美同假醜惡的針鋒鬥爭所吸引。全書讀後令人振聾發聵。

  記者:我們獲悉《南海網》對《南海神話》進行連載,中國移動手機電子版圖書也開始發行。楊寶華博士,請問您認為《南海神話》創作基礎是什麼?

  楊寶華:劉荊洪雖然是武漢籍著名作家,但是他到海南已經有11年。他一邊從事學術研究,一邊進行科普文學創作。劉教授的專著《海南旅遊文化》被收入《海南歷史文化大系》,《旅遊審美論叢》(《旅遊神話審美》《旅遊科技審美》《旅遊商品審美》與《國際旅遊島旅遊創新論叢》均被列為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我認為,如此豐碩的成果,均彰顯了劉荊洪教授在哲學、歷史學、美學、文學、地理學、民俗學、宗教學等領域的獨特建樹。如此廣博的知識面奠定了《南海神話》的創作基礎。

  記者:《南海神話》又是旅遊文學作品,陳小明製片人,您是如何認為呢?

  陳小明:劉荊洪的小説文筆生動、洗練卻有獨到之處。描寫海南美麗的自然環境,具有詩歌的意境美與散文的節奏美。例如,形象魁梧的將軍榕、情投意合的情侶鞦韆、形象奇異的連裏樹、氣象萬千的古木逢春等植物,構成千姿百態的生態景觀;百花溪、觀音嶺、芭蕉嶺、馬龍嶺,一步一景,步移景移;自然景觀,鬼斧神工。

  記者:據了解,劉荊洪教授的著作十分豐富。美學散文方面,有《奇石與欣賞》、《石畫與欣賞》、《奇石與鑒賞》等;科普散文方面,有《青少年科學未來叢書》等九部作品;學術專著方面,有《海南旅遊文化》等;旅遊散文方面,有《夢在田原》、《美在瓊海》等;長篇小説方面,有《南海神話》、《山海經神遊》、《西遊記神遊》、《海上絲綢之路神話》等。劉荊洪教授,請問您當初是基於何種原因創作科幻神話長篇小説的?又是如何想到要改編影視作品的?

  劉荊洪:我是1974年開始發表文章的,獨立著書多部,或涉足石頭美學,或介入科普文學,或探尋旅遊文化,散文、雜文、論文、詩文兼而有之,唯獨沒有小説。後來,我在“超星名師講壇”主講《海南旅遊文化與旅遊神話審美》,反響強烈,人們勸我寫小説。尤其,我的學生李曉蒙——年輕的企業家,給我策劃選題,促使我創作了科幻神話長篇小説《南海神話》。以後,我又創作了《山海經神遊》《西遊記神遊》《海上絲綢之路神話》。沒有想到,很多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喜歡讀《南海神話》,一位研究生告訴我,他讀《南海神話》哭了,台灣的博士生導師郭春敏得到了一本《南海神話》,在機場候機時閱讀流淚了,她向武漢出版社打聽到我的地址與聯繫方式,給我發資訊,還到海南來看我。不少專家學者與讀者提議我將《南海神話》改編成影視作品搬上熒幕,海南省旅遊委巡視員陳耀是省社科聯副主席,他也對我説:《南海神話》可以拍影視動漫,打造南海神話文化園。還有曹成傑董事長的鼓勵,楊寶華博士的策劃,我才開始想到要將《南海神話》改編成影視動漫作品。

  記者:劉荊洪教授,請問您為什麼將科幻與神話結合起來進行創作?為何要在小説中融入旅遊文化元素?

  劉荊洪:我到海南11年多,深深感受到科幻神話與風光有水乳交融的關係。因為科幻神話與風光的水乳交融,我相信,廣大讀者與我一樣,兒童時代就喜歡科幻作品,喜歡神話作品,喜歡讀神話的書,喜歡聽長輩講神話的故事。事實上,我們每到一個風景區去旅遊,都喜歡一邊聽導遊講神話傳説故事,一邊欣賞美麗的景觀。因為神話與風光的水乳交融,裏面就有神話故事。在海南,我的專著《海南旅遊文化》,提及海南神話文化。我的“旅遊審美論叢”分為三部,其中一部為《旅遊神話審美》。因為神話與風光的水乳交融,神女峰的神話與三峽風光融為一體,鹿回頭的神話與美麗的三亞風光融為一體。我之所以創作《南海神話》長篇小説,就是因為我喜歡海南的風光,喜歡海南的神話,想讓美麗的南海神話與海南國際旅遊島的風光融為一體。

  記者:請問科幻神話長篇小説《南海神話》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楊寶華:我同意李俊編審的評介,《南海神話》將科幻與神話結合起來,以海南國際旅遊島為背景,由神話博士、黎萍導遊、鹿仙女阿檳、獵手阿榔等演繹了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古今情感故事,具有深刻的時代內涵。作品構思,邏輯嚴謹,視覺奇特;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小説文筆,清新自然,生動流暢;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豐滿典型。《南海神話》既是科幻小説,又是神話小説;既是旅遊文學,又是文化小説。文學性、知識性、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歷史性兼備。

  陳小明:長篇小説的人物刻畫與形象塑造,十分關鍵,《南海神話》刻畫的人物,形象豐滿,個性鮮明,各有特色。《南海神話》講述的神話愛情故事與現代愛情故事,注重典型環境與典型性格的結合,體現了文學典型的藝術魅力,並表現了濃厚的生活氣息。注重民族性與地域性的結合,文學性與知識性的融合,文化性與歷史性挖掘,是劉荊洪長篇小説《南海神話》的可貴探索,也是劉荊洪長篇小説《南海神話》的成功之處。《南海神話》這部小説以國際旅遊島為背景,在展現海南豐富的神話傳説的同時,賦予其深刻的時代文化內涵。將神話中的傳統愛情故事與現代社會中的情感糾葛故事進行比較,反映真善美,提倡傳統美德,以求讓讀者對現代社會中過於追求物質享受而忽略愛情的精神價值的現象進行反思,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劉荊洪教授係中國著名科普作家,散文家、小説家、旅遊專家、文化學者,係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獲評全國優秀社科普及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認真負責鑒定專家,現任海口經濟學院人文與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旅遊研究所所長、教授。劉荊洪已經出版專著29部,其中《青少年科學未來》科普叢書獲評全國優秀社科普及作品獎。近作《南海神話》被國內眾多報刊與網路報道或評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