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開繡女頭頂的天
- 發佈時間:2016-03-03 08:30:3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鳳雲
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村莊,如何才能由貧窮走向富裕?他們手上是否有可資利用的資源?他們又缺少哪些衝破禁錮的條件?當他們面對市場的時候,是否有持續應對的能力?
精準扶貧,顯然繞不開這些具體而現實的問題。2012年,一項名為“雲南省促進女性參與文化産業發展”的項目在楚雄彝族自治州試點,這一引入聯合國發展理念併為當地繡女及合作社提供了50萬元小額迴圈金的扶貧項目,由於整合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及玫琳凱(中國)化粧品有限公司等公私部門的力量,並且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了産業的發展而引來眾多關注。
“沒錢買雪花膏”的日子過去了
黝黑而健康的臉龐,腦後簡簡單單挽個發髻。作為雲南省永仁縣蓮池鄉凹泥奔新村彝族刺繡協會會長,李濟雁説起普通話來還有點靦腆。
“以前一家人的收入一年不到1000塊錢,也就種點洋芋。我們那裏海拔很高,一畝地産幾百斤。因為米要買著吃,洋芋也都當口糧來用了。之前是沒有公路的,也沒有電,現在搬到新村了,這些問題解決了。可是大家手裏還是沒有錢,掙錢的地方少。”李濟雁説。
而女人們的負擔似乎更重,因為她們往往肩負著雙重任務,既要下地勞動,還要帶孩子、做家務、照看家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年輕女人們背上背著一大堆柴火、手上還領著個小孩子的畫面。
“説起吃東西,那就先説肉吧。一家人養一頭豬,過年的時候殺年豬,一年到頭就吃那頭豬。小孩子營養不良的很多,奶粉、冰糖也沒有,原來在山裏面也買不到,有些村裏人也沒錢去買。姑娘、媳婦買個扎頭帶、雪花膏,一塊錢、兩塊錢都是向老公要。”李濟雁介紹説。
而自2012年“雲南省促進女性參與文化産業發展項目”在永仁縣實施,永仁縣蓮池鄉彝族刺繡協會得以正式成立。村裏這些原本被阻隔在大山深處的女人們,用她們靈巧的雙手和手中的針線,使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水準提升了一大截。
“雲南省促進女性參與文化産業發展”項目在此落地後,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社區參與式扶貧”理念的引領下,協會得到了包括提高合作社運營、商業管理及傳統手工藝技能方面的培訓、小額貸款以及商業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幫助。
“現在一個繡女一年大概能掙1萬多塊錢。我們這個村子聚集了7個搬遷點的人,男的出去打工,可以説剩下的老的小的全部在家裏刺繡,光靠刺繡就可以維持家裏的開銷。有的甚至比男人掙得還多。”李濟雁開心地説,沒錢買雪花膏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受益的不只是李濟雁和凹泥奔新村的繡女們,截至2015年底,共有2600多名這樣的農村婦女得到了該項目的幫扶,憑著彝繡這種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繡女們每人平均月收入已經由750元提高到了1300元。
重回村莊的母親們
如今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其不單對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傷害,諸多安全事故的發生也與遠離父母有很大關係。而這些暴露的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畢竟,能在自己的家鄉過上富足而體面的生活,很多人是不會選擇背井離鄉去城市打拼的。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蓮池鄉這個位於金沙江水系的鄉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出村莊,滿懷希望地去城市尋求一種更好的生活,也就越來越多地出現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們。
“小孩好可憐。”李濟雁説,“之前在大山裏,媽媽都是在家裏,後來就有一些跟著老公出去打工了。孩子就放家裏,老人照看著,一年到頭都見不到面,見了面大人都心疼地哭,走的時候大人孩子都捨不得。還有就是,孩子在家不聽話,老人也管不了,教育也跟不上。”
“雲南省促進女性參與文化産業發展項目”的實施,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婦女回鄉創業,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這一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社會難題。據統計,幾年來,在項目實施地,依靠彝繡産業回鄉創業的婦女達457多人,結束了558名留守兒童常年見不到母親的歲月。
也因為彝繡是純手工藝作品,繡女們的工作顯然不需要像大工業生産那樣,被集中在工業作坊或者基地裏進行。於是採取了更加靈活的,也是符合當地實際的作業方式。
“我們現在就是拿訂單,設計好了,就把繡樣發給繡女。她在家裏還要照顧小孩、老人,還要做家務,就帶回家裏去繡。繡好了我們再收上來。”李濟雁説。
項目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除了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援、外部資源與渠道,提升繡女在産品開發、市場拓展等方面的能力外,項目更關注的是整個社區的發展,因此扶持的對象並不局限于個人,而是合作社或者協會。
“這些繡女們組織在一起能夠發揮更大的能動性,遇到問題也可以在小組內得到幫助和解決。通過她們的努力,把彝繡這種帶有文化特徵的産品真正發展成一種産業,從而達到‘基於文化、改善生活’的目的。”這位負責人説,為了尋求傳統文化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平衡,防止文化資源因過度開發淪為市場化的犧牲品,在産品設計與製作過程中,都儘量邀請本地的手工藝人參與其中。
鄉村文化産品與市場對接之困
當然,關鍵的問題還在於,繡娘們一針一線做出來的産品是否能夠持續地賣出去?並且可以賣上不錯的價錢?能否持續地被市場接受?這也是決定繡女及其家庭以及所在村莊的脫貧致富之路能否持續的最根本的因素。
“我媽媽在村裏也是個彝繡能手,但是她以前一個月的收入也就幾塊錢,沒有銷路。我們做的那些服裝只能在本區域銷售。”李濟雁説,市場有限,買的人不多是她們最大的困難。除此之外,外面的市場需要什麼樣的産品以及設計人才的匱乏也是很急迫的事情。
正是基於對這些情況的把握,項目啟動以來,就盡可能地為繡女們提供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以開拓眼界,使她們有了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專家學習配色、技法、訂單管理和開拓當地和國際市場等方面技能的機會。並且借助玫琳凱公司的優勢向其傳遞商業經驗,包括如何建立品牌,如何參與市場的競爭,邀請國際手工藝大師參與設計貼近市場需求的産品,以提高彝繡的實用性等等。由於繡女們從未有過大批量合作訂單經驗,玫琳凱公司還幫助她們制定生産計劃,並提供刺繡模板,傳授質檢和監督要點等商業知識和技能。並且提供了專業的電商運營培訓,以進一步擴大銷售渠道。
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顯然某個環節上的缺失都可能導致減貧致富的不可持續。2月2日,在“雲南省促進女性參與文化産業發展項目”結項報告專家諮詢會上,也有專家提出,還需對這些彝繡産品進行深入定位,如何建立穩定的可持續的銷售模式也還需進一步探討。而去年繡女與玫琳凱達成商業合作,為其刺繡一款公益手包就是其進入社會化流通領域的一個很好的開始。
有關專家也表示,在扶貧領域,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如何建立合作關係,以及企業如何分享商業經驗,或者將扶貧對象納入商業發展規劃都是非常重要的。資助方和被資助方利用各自的優勢和特點,也可以變成一種商業上的合作關係,從而使脫貧的腳步更加堅實有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則不如幫她們建一個魚塘。”對於如何發展的問題,有關專家還建議,關鍵在於還權和賦能。包括能力構建和權利賦予,應該是外部力量介入和內生力量激發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