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庫布其出發,讓更多沙漠變綠洲

  • 發佈時間:2016-03-01 09:29:2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億利資源集團為代表的當地企業帶動廣大牧民,開始自發地進行荒漠化治理實踐,逐步走出了一條從“治沙”到“減貧”再到“創造生態財富”的道路。

  2月25日至29日,“綠富同興精準扶貧——庫布其‘治沙、生態、扶貧’公益展”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辦,以為祖國增綠、促牧民增收的積極行動迎接全國兩會召開。

  庫布其沙漠是我國第七大沙漠,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位於鄂爾多斯高原的北部。也是距離北京最近的沙漠,直線距離只有800公里。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億利資源集團為代表的當地企業帶動廣大牧民,開始自發地進行荒漠化治理實踐,逐步走出了一條從“治沙”到“減貧”再到“創造生態財富”的道路。

  2016年春風伊始,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角帶領中國進入全面消除貧困倒計時。全面貫徹中央有關精神,內蒙古自治區正在著力實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牧區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牧區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在全區的治沙扶貧第一線庫布其沙漠,“治沙、生態、經濟、民生”平衡驅動模式為精準扶貧趟出了一條新路子。

  億利資源庫布其的實踐,修復沙漠和鹽鹼地1萬多平方公里,帶動了10萬牧民脫貧致富,100萬人次就業,創造了近4600億元的生態財富;庫布其的實踐,堅持“治沙+生態+經濟+扶貧”互動共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證明民營企業參與扶貧大有可為;庫布其的實踐,在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荒漠化地區,找到了一條“治沙”與“治窮”相結合的精準扶貧之路。

  億利“庫布其生態扶貧模式”重在“五業同興”,在“企業+産業+就業+創業+學業”之間協同推進,相互給力,企業成為産業發展的引領者和組織者,群眾成為企業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通過教育播種希望,通過培訓提升技能,幫助困難群眾換掉貧瘠的思想,如果無法離開沙漠,就共同再造田園綠洲。

  億利“庫布其生態扶貧模式”貴在“五有同行”,在“生意”中發展“公益”,把企業發展、産業興旺和群眾致富緊緊地融合在一起,實現了投資有收益,農民有收入,産品有市場,政府有稅收,生態環境有保障。

  庫布其牧民孟克達來與他的愛人阿拉騰圖雅來到展覽現場,向參觀展覽的全國政協委員講述了他家鄉的變化。他説,生態改善了,産業發展了,他從低矮破舊的土房搬進了現代化的牧民新村,現在有了五種身份:用自己的“荒沙廢地”使用權入股企業,成為企業的股東;每年都參與沙漠治理,成為生態工人;在企業為自己建的半畝大棚中種植蔬菜,成為菜農;在企業為自己建好的標準化棚圈中養羊養牛,成為新式牧民;閒暇時他在牧民新村開辦牧家樂,在緊靠新村的七星湖旅遊景區為遊客提供越野汽車、駱駝觀光掙錢,成為旅遊業的服務者。

  過去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庫布其沙漠,養羊、養牛、養駱駝,收入微薄。如今,孟克達來經營牧家樂餐飲,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經營汽車越野項目、承包裝載機工程,年收入各5萬元左右;承包澆樹養護工程,每年可收入3萬元左右;家裏養的70多頭牛和500多只羊,年收入在6萬元左右。整體算下來,孟克達來年收入近30萬元,成了沙漠裏的“金領”。

  孟克達來是庫布其脫貧的10萬牧民的縮影。其背後,是以發端于庫布其沙漠的億利資源集團為代表的企業牽頭,廣大農牧民以市場為紐帶規模化參與的治沙主體。他們“向沙要綠,向天要水,向光要電,變沙為寶”,把鮮有人問津的茫茫大漠變成優勢資源,大搞生態修復、生態牧業、生態旅遊、生態工業、生態健康、生態光能“六生態産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斐然。近年來,億利庫布其模式已推廣至騰格裏、科爾沁、烏蘭布和、毛烏素、塔克拉瑪幹沙漠治理及河北壩上“三北”防護林生態修復。

  目前,億利庫布其模式被聯合國認定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並作為一張“中國生態名片”走進了巴黎氣候大會。總結並推廣庫布其治沙生態扶貧模式對我國荒漠化地區實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義,據悉,“綠富同興精準扶貧——庫布其‘治沙、生態、扶貧’公益展”旨在總結並展示以上扶貧經驗,宣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積極行動的領跑者;從庫布其出發,讓更多沙漠變綠洲,讓更多沙區貧困人口變富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