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文化企業搶灘好萊塢謀求全球影響力

  • 發佈時間:2016-02-29 15:59: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廣州2月29日電 題:中國文化企業搶灘好萊塢謀求全球影響力

  新華社記者陳寂 陳文廣 任峰

  在北京時間29日舉辦的第88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好萊塢電影《荒野獵人》奪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3個獎項,也讓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終於如願捧得“小金人”。在這個全球矚目的電影頒獎禮上,“小李”能否“稱帝”奧斯卡的懸念,不僅牽動著全球影迷的心,也讓一家中國企業望眼欲穿。

  作為《荒野獵人》的聯合出資及發行方之一,總部設在廣州的奧飛娛樂有限公司一年多前便“押注”該片“衝奧”。2014年底,奧飛與影片的製作公司、好萊塢新攝政娛樂公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對後者製作的包括《荒野獵人》在內的3部影片,進行總額不超過6000萬美元的投資。

  奧斯卡獲獎電影的“大蛋糕”中,奧飛將分享其在全球的票房收益。“借助投資這部奧斯卡力作,奧飛在影業市場的地位得以提升,有助於奧飛學習好萊塢的先進理念和運營模式,高起點切入全球電影市場。”奧飛集團公關總監曾蔚彬説。

  包括奧飛在內的中國電影企業,過去一年經歷了國內市場井噴式繁榮發展。201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440億元,同比增長48.7%,全年新增銀幕8035塊,平均每天增長22塊。業內人士預測,中國將最早在2017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好萊塢想在中國這個大市場開拓新的資本渠道,中國文化企業也想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簽訂投資協議、收購創作團隊等方式,進入好萊塢電影製作的核心地帶,熟悉其流程與“玩法”,搶灘全球電影價值鏈頂端。

  今年1月,萬達集團宣佈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萬達打造的電影製作、院線、發行産業鏈,極大地提升萬達在全球電影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話語權。”

  在萬達之前,中國多家文化企業已捷足先登。2015年9月,上海華人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和好萊塢電影公司華納兄弟在香港聯合成立旗艦影業公司,共同開發、製作華語電影和英語電影,面向全球市場發行。當月,浙江華策影視集團與好萊塢製片與發行公司極光影業簽署協議,在京成立極光聯盟影業,啟動總預算高達3億美元的合拍項目。

  “想直接把我們的電影賣到好萊塢是很難的,但我們的投資可以先走出去。”湖南電廣傳媒投資和經營管理部副總經理熊躍生説。這家湖南企業2015年3月與好萊塢製片商獅門影業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後者今後3年投拍的每一部影片,電廣傳媒均出資25%,電廣傳媒設定單部3000萬美金和每年總額1.25億美金的上限。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慧瑜表示,如果説早年好萊塢強勢進入中國之時,如何“與狼共舞”是國産電影及其管理者的最大挑戰,那麼經過十餘年電影産業化改革,羽翼日漸豐滿的國産電影不僅擁有“與狼共舞”的籌碼——巨大的中國電影消費市場,而且開始“與狼共贏”——變成其電影合夥人。

  2015年,華誼兄弟與美國STX娛樂公司簽署協議,聯合投資、拍攝、發行18部以上影片,並按投資比例享有這些電影全球票房和衍生收入的20%,並同比例擁有影片版權。

  “之前中國公司都拿不到好萊塢影片的版權,只是做代理,收一些行銷的錢,不具有收益分成的能力。”華誼兄弟公關總監張一君説,拿到著作權讓華誼兄弟在北美的子公司真正成為了一個好萊塢製作公司。

  搶灘好萊塢的中國文化企業,大多懷著華誼兄弟一樣的雄心壯志。借助合作研發、設計與製作好萊塢影片,這些企業希望學習好萊塢的創意研發經驗、製作發行體系及技術運營手段,成為這個行業的資深業者、國際市場的領頭羊。

  立志“探索做新時代的中國迪士尼”的奧飛,還在好萊塢組建了3D動畫電影創作團隊,致力於搭建一套完整的動畫電影的工業體系,最終目的是打造出具有中國元素、獨特的泛娛樂産品和體驗。

  “我們最終的願景是,‘花木蘭’‘熊貓’等這些中國文化內容不是由外國人做出來,而是我們自己做好講給全世界聽。”曾蔚彬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