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西推廣生態養殖助力精準扶貧

  • 發佈時間:2016-02-26 01:30: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徐海麗)“圈養黑山羊吃的是漚熟的秸稈,1噸青貯料只添加14元菌液。按這種生態模式,一戶農家養上10隻母羊,一年可得三四萬元純利潤。”在聽完扶綏廣羊農牧公司負責人介紹後,前來參加養殖業精準扶貧培訓班的第一書記們興奮不已。

  2月18—19日,廣西水産畜牧獸醫局在南寧舉辦全區水産畜牧獸醫系統駐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養殖業精準扶貧培訓班。由行業系統舉辦駐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産業精準扶貧培訓班,這在廣西尚屬首次。

  通過現場參觀教學、課堂集中授課等方式,本次培訓班以駐村“第一書記”為紐帶、以扶貧項目為載體,大力推廣現代生態養殖模式,全面實現養殖産業扶貧、生態扶貧、精準脫貧。培訓班選取的養殖業精準扶貧及生態養殖模式、專業合作社與家庭農場建設、牧草種植及秸稈生物飼料開發利用、農村電商建設等培訓內容,都是今後全區水産畜牧系統開展扶貧攻堅要主抓的內容,很有針對性和操作性。

  “通過學習,我們進一步深化了養殖業在精準扶貧的作用和地位的認識,了解和掌握了貧困村養殖業精準扶及生態養殖模式、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建設以及牧草種植及秸稈生物飼料的開發利用等,為找準‘好路子’,摘掉‘窮帽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參會人員表示,在如何以市場需求和消費心理為導向,將養殖産業鏈的上游和末端的電商品牌之路緊密連接起來,提高網際網路+在農村的實際應用率等方面受益良多。

  廣西水産畜牧獸醫局局長蔣和生介紹説,現代生態養殖在養殖業扶貧工作中起著“挑重擔”的作用。現代農業技術是養殖業精準脫貧的保障,實現産業脫貧的核心是生態養殖,其核心是以微生物為紐帶和手段,將動物養殖和植物種植産生的廢棄物進行資源性迴圈利用。

  在廣泛調研、深入研究基礎上,廣西水産畜牧獸醫局近年來因地制宜利用貧困地區、邊遠山區的自然環境,在調研精準扶貧區域具備的潛在優勢基礎上,科學性、創造性地將現代生態養殖理念貫穿精準扶貧工作始終,以小規模、少投入、見效快、高效益等特點為精準扶貧模式選擇核心,制定長效的脫貧方案和機制,提出“雞—稻—魚”産業模式等精準扶貧模式,並設計精準脫貧迴圈産業鏈。同時,鼓勵成立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成立具有控制力的專業合作社,採取“扶貧龍頭企業+第一書記+村防疫員+大學生村官或村幹部扶貧帶頭人+貧困戶”的“五位一體”組織架構,確保生産資料、産品、技術和資金等環節最佳效益的獲取及運轉。

  三江侗族自治縣是廣西水産畜牧獸醫局的扶貧點。近年來廣西水産畜牧獸醫局在該縣扶貧聯繫點大力發展稻田養魚、竹鼠、肉雞等養殖産業,助農增收效果明顯。2015年定點幫扶産口、仁塘兩個村的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達到5376元和5397元,同比分別增長21.16%和18.1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