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富人集體逃稅再現法國稅制弊端

  • 發佈時間:2016-02-25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永群  責任編輯:羅伯特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下稱瑞銀)因涉嫌嚴重稅務欺詐與非法遊説、協助法國富人集體逃稅而遭受調查,不久將在巴黎輕罪法庭受審。法國《世界報》預計,瑞銀將被罰款幾十億歐元,相當於涉案金額的一半,瑞銀法國公司及其多名高管也將面臨處罰。

  法國每年因逃稅損失高達400億至500億歐元

  瑞士是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管理的離岸資産高達2.2萬億美元,其執行的銀行保密法讓歐盟不少國家富人將財富藏匿於此。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許多國家加大了打擊稅務欺詐和偷稅漏稅的力度。法國記者安托萬·佩永稱,法國富人將約6000億歐元資産藏匿于境外避稅天堂。在經濟危機期間,法國一方面實行嚴苛的財政緊縮政策,一方面因富人逃稅蒙受巨大損失。據法國《費加羅報》統計,法國每年因逃稅損失400億至500億歐元,近乎于其國內生産總值的3%。為此,法國各界要求政府加大打擊逃稅力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世界報》估計,2014年在瑞銀隱匿的法國資産多達130億至230億歐元。儘管瑞銀對此持有異議,但已被迫繳納了一筆11億歐元的保釋金。根據調查,截至2008年11月30日,在瑞銀開立的法國賬號有38330個,存款金額達84億歐元。由於擔心瑞銀取消保密制度,截至2015年9月30日,4206名法國逃稅者將存款轉回法國,涉及金額至少30億歐元。

  法國逃稅者身份多樣化,逃稅原因各有不同,而法國財政部根據其逃稅嚴重程度分別處以不同處罰,最高將獲刑7年。2014年,前法國國家足球隊員利扎拉祖將在瑞銀的存款轉回其在法國的賬戶920萬歐元,被法國財政部視為“被動逃稅”;前著名足球教練居伊·魯雖然最終轉回法國賬戶310萬歐元,卻被稅務部門認定其“主動”隱蔽財産。

  瑞銀“獵人”通過遊説法國富人尋找目標

  瑞銀案最初由瑞銀法國分公司5名原僱員于2010年底向法國稅務監管部門寫信揭發。2011年3月,法國啟動司法調查。稅務部門在一份名單上發現了3.8萬個帶有編號的銀行賬戶,賬號編碼最末均為111,以此表明客戶是法國籍。瑞銀究竟拉攏了多少富人、幫助他們逃避了多少稅額,至今似乎尚未見底。巴黎檢察院于2013年4月就此立案並展開司法偵訊,當年6月以非法到府推銷、銀行分行同謀等罪名起訴瑞銀。

  法國媒體稱,瑞銀在法國沒有銀行執照,卻大肆拉攏吸收客戶。為吸收存款,瑞銀派商務專員遊説法國富人。這些商務專員平均每人管理1.3億歐元資産,被稱為“獵人”。他們出入各種招待會、體育活動,物色潛在客戶。為免遭調查,他們人手一本名為《安全風險管理》的手冊,其中有不少規定,如不隨身攜帶客戶名單;一旦遭遇檢查如何銷毀數據;入住與瑞銀傳統僱員不同的酒店;行動要出其不意;使用加密電腦……在“獵人”的行話中,“前途”就是他們的目標,即富人。

  在瑞銀開戶,“入場券”為25萬歐元,300萬歐元即可進入瑞銀富裕階層,即高凈值客戶。要享受瑞銀的重點關注,成為其重要客戶,存款額須在3000萬歐元以上。瑞銀內部將這些逃離歐洲稅務部門、隱藏在瑞銀的賬戶資金稱為“易錢”,意指未申報資金。

   政商關係密切,怎能指望政府追查逃稅大戶

  法國民眾認為政府在打擊逃稅方面並不積極。2009年,英國曾在花錢買來的一批逃稅“黑名單”中發現其中可能有法國籍人士涉案,將之轉交法國,沒想到法國隱而不發。英國媒體隨後捅出此事,法國當局才被迫表態,承認確有其事,並表示將嚴加追查。然而,法國政府的行動一直只是“雷聲大雨點小”。2010年初,貝當古政治獻金案爆發,不少法國人恍然大悟:政商關係如此密切,怎能指望政府去追查逃稅大戶?

  法國社會學家、《逃稅企圖》一書作者米歇爾· 潘松認為,所謂的“西方民主社會”在運轉中充斥無數禁忌與秘密,特別是稅務秘密。在法國,你可以在稅務部門查詢每個人的個人收入,也可以詢問自己所在街區其他人的報稅情況,但不能記錄。如果披露他人的收入情況,將被罰款,罰款金額與其披露的數目相等,即如你披露某人去年申報了200萬歐元的收入,你將被罰款200萬歐元。這就打擊了披露或舉報的積極性。稅務欺詐材料被視為機密材料,即使稅務官員也不能查閱。

  該書共同作者莫尼克·潘松—夏洛表示,西方社會其實很不透明,秘密太多:稅務秘密、銀行秘密、商業秘密……調查工作總是因為商業機密而不了了之。對舉報者的保護機制也不完善。所有逃稅大案從來都不是稅務監管部門最早發現的,往往是由於家族內部糾紛,或銀行內部職員舉報的結果。在一些法國媒體看來,逃稅問題與稅制弊端傷及了民主的根本原則,打擊逃稅的公共手段非常有限,削弱了稅制,增加了收入不平等。

  檢察官夏爾·普拉認為,目前法國在打擊逃稅機制中存在“貝爾西之鎖”。貝爾西是法國財政部所在地,也是財政部的代稱。隸屬於財政部的稅務部門在處理逃稅案件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沒有稅務部門的起訴,檢察官不可能啟動對逃稅的司法追查。“貝爾西之鎖”暴露了法國稅制的弊端。

  (本報巴黎2月2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25日 03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