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旗幟揚 蜀地再發力

  • 發佈時間:2016-02-22 03:53: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加快推進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德陽國家重大裝備研製基地、綿陽科技城等創新發展載體建設,探索設立智慧財産權交易平臺和創意項目交易平臺。

  啟動200項軍工技術成果再研發轉民用,推動150項重點軍民融合技改項目,力爭培育50戶軍民融合型大企業大集團,支援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進入軍工領域。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支援建設一批“孵化+創投”“網際網路+”等新型孵化器、加速器,爭取全省各類孵化器達600家。

  ——摘自2016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

  “十二五”期間,四川省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增長1.7倍。成都地區生産總值過萬億,過千億市(州)、過百億縣(市、區)有望新增13個、45個,天府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攀西獲批首個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同期,全省專利申請40.0萬項,授權22.9萬項,累計登記重大科技成果8155項,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68項,位居西部第一。

  一、要素投入及主要科技産出指標

  1、全社會研發經費、全社會研發經費強度

  2014年,四川省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449.33億元,較上年增加49.36億元。研發經費佔GDP比重為1.57%,較上年增加0.05個百分點。

  2、全社會研發全時人員數、每萬名就業人員的研發人員比例

  2015年,四川省全社會研發全時人員數為12.8萬人年,較2014年增加八千余人。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科技城,四川綿陽2014年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就有225人,研發人員佔就業人員比重達2.25%,位居西部第一。

  3、專利授權量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2015年,四川省專利申請受理數為110746件,較上年增加近2萬件。該省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1年的1.15件/萬人增加至2015年的3.54件/萬人,增速明顯。

  4、科技論文數及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次數

  2015年,四川省科技論文刊登數共計77500篇,較上年增加2000余篇,出版科技專注1700部,較2014年增加127部。2015年,被SCI、EI、CPI-S三大檢索工具檢索的論文次數為16500篇。

  5、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

  2015年四川省高技術産業增加值為1350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27.7%,較上年增加1269億元,增幅為0.9%。

  6、教育經費支出

  2014年,四川省公共財政教育支出1051.39億元,該項佔公共財政支出比例為15.47%,比上年增長1.95%。

  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主要指標

  1、重大項目(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及其他重大科技項目)

  2015年,四川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企業牽頭承擔的省級科技計劃重大項目佔比超過70%,全省企業研發投入佔全社會R&D總投入的50%。2015年全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1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業1.3萬家,同比增長45%。

  2、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2015年,四川新增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1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總數達到285個。創新機構、人才、基地均居西部第一、全國前列。四川省現在是國家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試點省之一,全省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約2950億元。

  3、開放合作與人才引進

  2015年,四川推進了3家院所、3家高校和宣漢縣開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勵機制改革試點,取得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實施“創業四川”行動,大力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設立了20億元的四川省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援“四路大軍”創新創業。

  4、政策保障

  2015年,四川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整合資源,整合落實政策,完善服務模式,培育創新文化,搭建創新創業轉化孵化平臺,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對於符合條件的科研院所科技人員經所在單位批准,可帶科研項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業開展創新工作或創辦企業。單位建立相應管理辦法,規範科技人員離崗期間和期滿後的權利和義務。允許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在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條件下,經所在單位批准從事創業或到企業開展研發、成果轉化並取得合法收入。

  三、重點領域成果與成效

  1、高新技術産業發展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四川省擁有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62個、農業科技園102個、可持續發展試驗區15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3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78個。

  2、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

  2015年,四川農業科技進步和科技惠民取得新進展。“十二五”期間,育成農畜新品種400余個,其中突破性品種近100個,居全國省區第一。大力發展現代中醫藥産業,2015年産值突破500億元。

  3、民生科技領域

  大力推進貧困地區科技精準扶貧工作。實施科技扶貧專項行動,制定並印發了《四川省科技扶貧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啟動10個省級示範縣、20個示範鄉鎮、100個示範村、1000個示範戶建設。

  4、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

  2015年,四川省技術市場合同數為11262項,合同金額295.84億元。

  5、每萬元GDP能耗

  2014年至2015年,四川省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分別下降2%、2%以上。與此同時,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等也將逐步下降。

  四、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進展和成效

  2015年,四川各市(州)集中力量打造孵化器大平臺,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各縣(市、區)結合自身優勢和特色,通過整合資源、制定政策等方式搭建平臺,積極打造滿足創新創業需求的孵化樓宇、社區、小鎮,形成創新創業集聚區。支援建立一批以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大學生創業場、創業沙龍為代表的創業苗圃。支援建設一批“孵化+創投”、“網際網路+”、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器。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加快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園(孵化基地),在全省逐步形成“創業苗圃(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階梯型孵化體系。

  (以上數據由四川省科技廳提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