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要只覺得到大醫院就診才“幸運”

  • 發佈時間:2016-02-22 02:10:2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家之言

  一些發達國家能夠有條不紊地實施分級診療,與“以不去大醫院就診為幸運”的理念非常吻合。現在,如何幫助患者樹立新的就診觀念,還有不少艱苦的工作。

  新年以來,北京市衛計委針對轄內醫療機構中出現的號販子問題,頻繁出招,而最新一波的招數則是:在2016年年底以前,北京市的22家市屬醫院將全部取消現場放號;非急診的患者,需要預約掛號或是轉診而來才能就醫。

  雖然,多年來筆者一直呼籲完善分級診療模式。但如今制度真的出臺,筆者卻又隱隱生出幾絲疑慮。

  首先,如何構建預約流程。我們知道,接待轉診就牽扯到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這中間需要一個操作性較強的轉診流程。據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研究統計、測算,去年來北京就醫的外來流動人口,日均約70萬左右。京外的人員到北京市屬醫院預約就診,也需要有相應的路徑設計。如有必要,國家層面可以建立一個面向全國的預約就診體系。

  其次,如何規範候診過程。相對於我們國家大醫院人滿為患,國外大醫院則要祥和許多。但這是有代價的,很多患者需經歷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等待。這樣的等待方式,如何讓大家接受,也是一個問題。有關方面,也需要防止,為了儘快預約成功而産生新的尋租機會。

  其三,如何強化急診分流。由於新的掛號方式只針對非急診患者,這就意味著對於急診患者可以網開一面。但是,什麼樣的病情符合急診患者的標準,目前並不明確,一些外地求醫者,因未獲得就診機會,而到醫院急診尋求幫助的也不少。這導致這些年北京各綜合醫院的急診患者,也是常年飽和,患者在救護車上遲遲找不到床位的事情也屢有發生。這樣的情況下,那些一時無法預約或者轉診的患者,如果紛紛選擇急診就醫,恐怕會對現有的急診體系造成極大衝擊。

  在此之外,相當重要的是,社會就診觀念需改變。任何一個社會優質醫療資源都是有限的,無論就醫機制怎麼改,若大家就診觀念不改,恐怕仍然是事倍功半。

  在美國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醫療機構叫梅奧診所。有一份調研結果顯示,很多被調查者都認為自己的疾病還沒有到必須去梅奧診所就診,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這與我國無論疾病大小,一定要到大醫院就診才感覺“幸運”,是完全不同的就診理念。應該説,一些發達國家能夠有條不紊地實施分級診療,與這樣一種以不去大醫院就診為幸運的理念非常吻合。現在,如何幫助患者樹立新的就診觀念,還有不少艱苦的工作需開展。

  從長遠看,取消現場放號綜合醫院全面實施預約掛號,是規範醫療秩序的必由之路。但這不是一個孤立的制度,需要許多相應的措施予以扶持,為此,有關部門還需未雨綢繆。

  □鄭山海(醫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