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爆買”折射出的新動力

  • 發佈時間:2016-02-13 20:08: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 題:“爆買”折射出的新動力

  新華社記者

  農曆新年假期是中國遊客境外遊的高峰期。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數量眾多、消費能力又強的中國遊客自然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的對象。

  中國遊客在海外“爆買”的潮流,折射出經濟增長的新驅動力,也啟發我們思考如何把國人的消費熱情留在國內。

  “中國遊客”在全球擴大影響力

  從洛杉磯到迪拜,從馬爾地夫到巴黎,中國結、紅燈籠、丙申猴、金元寶等中國元素隨處可見。

  2月8日,中國農曆大年初一。阿聯酋迪拜地標建築——阿拉伯塔酒店(又稱“帆船酒店”)樓體正面披上“紅衣”,上面打出白色的中文書法“猴”和“猴年吉祥”字樣。

  從2日開始,迪拜機場免稅店開始舉辦一系列促銷活動,用中國傳統喜慶元素裝飾展臺,配備身著中國傳統服飾的中國銷售員工,最受中國顧客歡迎的25種商品給予優惠……

  迪拜免稅店執行副董事長科爾姆·麥克朗林説,目前迪拜每週有100多架次航班飛往中國大陸,28架次航班飛往中國香港,中國旅客是非常重要的消費群體。

  大洛杉磯地區的南岸購物廣場是美國西部最大的高端購物中心。春節期間,幾百隻紅燈籠把廣場金碧輝煌的穹頂裝點得喜氣洋洋。

  近3年多以來,南岸購物廣場迎接的中國顧客越來越多,每人平均消費額也不斷攀升。法國時尚品牌克洛伊專賣店導購薇薇安説:“每到中國農曆新年,商場舉辦的春節慶祝活動都會給我們增加不少客流量。”

  8日這天,馬爾地夫旅遊部在馬富士島舉辦了一場以中國春節為主題的表演晚宴。晚宴舞臺後的背板上用超大黑体字寫著“恭喜發財2016”。

  “中國遊客”給復蘇乏力、信心不足的世界經濟帶來暖意,世界也期盼“中國遊客”帶來更多鴻運。

  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顯示,自2012年起,中國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對全球旅遊收入的貢獻年均超過13%。201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境外旅遊消費繼續位列世界第一。

  中國遊客在海外“爆買”得益於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雖然人民幣在許多地區還不是“硬通貨”,但兌換起來也比前些年方便許多。目前,許多國家零售商接受銀聯卡,很多商店及專賣店還支援支付寶付款。

  南韓旅遊發展局中國部次長李賢真説,近年來,中國遊客支撐了全球旅遊産業。僅2014年訪韓的中國遊客每人平均消費就達2095美元,給南韓帶來不菲收益,推動了33萬多人次的就業。今年春節,中國遊客訪韓必將進一步提振南韓較為消沉的消費市場。

  中國遊客消費更加個性化、年輕化、國際化

  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2億人次,旅遊花費10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16.7%。

  中國遊客出境遊對食宿的興趣遠低於他們對購物的熱情。《全球自由行報告2015》顯示,中國自由行遊客在購物方面消費佔比最多,達到55.8%,交通、餐飲和住宿消費分別僅佔13.1%、10.5%和9.7%。

  中國遊客海外“血拼”都買些啥?

  據統計,2015年迪拜機場免稅店最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商品依次為化粧品、手錶、包袋與時裝、香煙、酒類、香水。

  李賢真説,南韓化粧品因價格優惠、品質高以及較強的品牌競爭力,一直受到中國遊客的青睞。受南韓電視劇宣傳影響,中國遊客近來對南韓食品非常關注,辣雞肉炒麵、巧克力派等很受歡迎。此外,嬰幼兒用品也成為很多家長必購的商品。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魏亮説,隨著我國經貿和金融對外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也在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融入到國際經濟活動中,消費自然也更加國際化了。

  “中國遊客的消費在朝著更加個性化、年輕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馬爾地夫班多斯島市場總監多哈説,近年來,中國遊客在食物和酒水方面的開支越來越多,在一些更要求互動的項目上的參與度也越來越強……原因是中國遊客發生了結構變化:年輕人增多,自由行遊客增多。

  觀察人士注意到,中國遊客境外消費也日趨理性,購買的商品從奢侈品擴大到普通消費品,這意味著百姓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魏亮説,“爆買”所折射出來的問題是,我們國家經濟上仍然面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與生産力不相適應的矛盾。老百姓的需求不斷增長,並且更加多元、深入。我們已經告別商品供給不足的時代,一些傳統産業的供給能力已大幅超出需求。只有創新供給才能激活和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特別是一些中高端需求。

  “中國遊客”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預計,到2020年,中國每人平均GDP有望突破1萬美元,旅遊消費的需求將呈現爆髮式增長,為旅遊業發展提供巨大發展動力。(執筆記者:李潔;參與采寫:李震、楊梅菊、王家輝、張小軍、薛穎、陶圓、徐靜、張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