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春走基層】河南商丘火神臺廟會:活的傳統 動的文化

  • 發佈時間:2016-02-13 07: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夏先清 王佳寧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河南商丘火神臺廟會:

  活的傳統 動的文化

  正月初四,北方有“迎灶神送火神”的習俗,但河南商丘的火神總是被百姓留到正月十五才肯送走。因為商丘有一個古老的習俗——祭祀祖先火神閼伯。據説,這個祭祀活動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久而久之就演變成盛大的火神臺廟會。

  踩在春節黃金周的尾巴上,探親歸來的商丘人選擇走進家門口的火神臺廟會,充分感受節日熱鬧喜慶、團圓吉祥的氛圍。

  廟會上,一百名女鼓樂手正在表演當地特有的火神盤鼓,這是當地特有的一種鼓樂表演。一些身穿紅色戎裝的女孩們正在舞動大馬鞭,這也是河南地區特有的舞蹈,據説是根據古代慶功舞演變而來的。

  各地的地方戲、曲藝、雜技、魔術及高蹺、竹馬、旱船、肘歌、花棍、獨桿轎、武術、龍燈等等各種民間藝術的表演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製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槍、花劍、花刀等,巧奪天工,盡顯民間藝術水準,令人嘆為觀止,其叫賣聲也是各色腔調,此聲蓋過彼聲。

  一路且歌且舞遊新春,人們習慣用舞龍舞獅來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文獅憨態可掬,舞獅翻山越澗、登山直立、跳、轉、騰、撲等更是獨具匠心,引得觀眾陣陣喝彩。

  火神臺廟會最重要的、歷史最悠久的一項內容當然要數盛大的祭祀儀式。嘹亮的嗩吶和歷史的盤磨碾壓過4000多年,祭祀活動的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不變的是人們對豐收的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將傳統習俗與當下實際需求緊密結合,在揚棄中注入新的生命力,這正是商丘火神臺廟會得以傳承下來的重要原因。同時,注重從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中尋找賣點和創意,也是火神臺廟會旅遊紅火的原因所在。

  在火神臺的“祈福林”,當地群眾紛紛前來祈福,寄託美好的新年願望。古樹參天,挂滿了紅色的綢帶,青年男女紛紛在許願牌上寫下真摯而美好的心願,祈求平安幸福。

  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實習生 王佳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