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綜述:當好世界公民 從文明出遊開始

  • 發佈時間:2016-02-12 17:12: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專電 綜述:當好世界公民 從文明出遊開始

  新華社記者

  春節假期,又有大批中國遊客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看風景、品美食,體驗多彩異國文化。近年來國人出遊時一些不文明行為屢遭曝光,但應該看到這畢竟是少數現象,並且正隨著國人素質的提高而逐漸減少。出國旅遊,如果能做足功課,並注意小節、細節,其實完全可以既玩得舒心,又不給別人添堵。

  購物莫爭搶 處處多禮讓

  去年年底發佈的《中國遊客海外形象全球調查報告》顯示,海外公眾對於中國遊客大多持積極歡迎的態度,外國人對中國人在購物情景中的行為最為關注,且認為中國遊客在旅遊購物中的形象認知度最高。

  業內人士指出,不少中國遊客在旅遊期間把大量時間和金錢花費在購物場所,了解海外購物文化,將有助於減少認知差異。比如,除了注意不大聲喧嘩、不排隊加塞,挑選商品時還應注意不要亂翻,挑完後盡可能還原。

  “最怕幾十個人一起來購物,貨架翻得亂七八糟之後揚長而去。”紐約一家蔻馳專賣店的華裔售貨員告訴記者。

  另外,許多品牌為迎合中國消費者,聘有華人店員,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只給華人提供服務。西班牙天和旅行社總經理安彤説,不久前在巴塞羅那市中心格拉西亞大街的某奢侈品店,一個中國旅遊團進店後,部分中國遊客強行打斷正在接待其他國家客人的華人導購,造成不好的影響。

  試穿衣物也應遵守商家的規定。在東京銀座,有高級服裝店的店員表示,中國遊客試穿衣物時有時不使用店內提供的面罩,導致衣服被化粧品弄臟。

  法規提前學 入鄉須隨俗

  中國公民在國外的一言一行,關係著國家形象和個人安全。出國旅遊如果不小心,可能有觸犯當地法律的風險。因此,最好在出發前做好功課,了解當地有關法規及社會習俗。

  在新加坡,如廁後不主動沖水將被罰款150新元(約合690元人民幣)並拘留。晚上10點半以後,不得在公共場所喝酒。損壞公物將面臨嚴酷的鞭刑。去年3月兩名德國男子因擅闖新加坡中部碧山一處地鐵列車停泊場並在車廂上塗鴉,被判處9個月監禁和3下鞭刑。

  南韓的郵筒為方形、紅色,還分兩個口,很像國內的垃圾箱,曾因此讓遊客産生誤會。現在,郵筒上印有韓英中日四種語言的標識。南韓公共場所的垃圾箱原本就少,當地人外出時如産生垃圾,或交給購物點的商販,或就近扔到垃圾箱,大多數人會直接帶回家處理。亂扔垃圾一經發現將繳納至少3萬到5萬韓元(合160元至270元人民幣)罰金。

  日本京都觀光局去年7月推出多語種旅行手冊,幫助海外遊客了解當地禁忌。比如,在部分路段邊走邊抽煙,會被當場罰款1000日元(約合59元人民幣);亂扔垃圾可能面臨3萬日元罰款(約合1760元人民幣);酒後騎自行車,將被罰款100萬日元(約合5.9萬元人民幣)或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

  在有“野生動物王國”之稱的肯亞,遊客必須聽從嚮導安排,不能從遊覽車裏向外投擲東西,不能大聲喧嘩。一般情況下,不能下車走動,以免遭到草原食肉動物的攻擊。另外,購買和攜帶象牙、犀牛角、野豬牙、毛皮等野生動物製品,將被全部沒收,處以6個月以上監禁或鉅額罰款。

  了解當地交通法規和路況則是自駕遊前必修課。例如在美國的紅色“停”標誌前必須停車,待有優先權的車輛通過後再前行。馬路邊刷紅漆的是消防通道,不能同常有中國遊客不了解此規定而被罰幾十美元。

  多為他人想 賓客兩相宜

  記者多方採訪後發現,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較之前有了很大改觀。通過行前學習和導遊的提示,因語言不通、對習俗不了解等導致的不當行為在逐漸減少。其實,身處公共場合時,只要多為別人考慮一下,就可以做到皆大歡喜。

  比如,常年在義大利從事導遊工作的裴裴建議,中國遊客在遊覽過程中要留意當地的“音量水準”,讓自己的分貝能夠與當地環境相協調;參觀教堂、博物館、政府機構等場所,要著裝得體、保持安靜、遵守秩序;在各種社交場合,例如出入電梯、進出門口、就餐等環節均要注意禮讓女性。

  好的旅行體驗是一場賓主雙方協作的結果。正如足跡遍佈30多個國家的背包客王蓓對記者所説,“讓我們安安靜靜做一名好遊客,讓賓客兩相宜,各盡本分”,“他日回憶起來,會有熱情洋溢的笑臉浮現在腦海,有暖意留在心頭”。(執筆記者郭倩、岳玉苓,參與記者周喆、李大玖、劉秀玲、許緣、馬玉潔、薛穎、丁小溪、王守寶、王家輝、羅娜、徐儼儼、宋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