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回應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 發佈時間:2016-02-03 21:34: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記者陳煒偉、趙超)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統計數據是否可信?外商有沒有大規模撤資?在國務院新聞辦3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回應了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中國經濟硬著陸”不符合實際

  針對外界關於“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的關切,徐紹史説,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説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要看到,我國物質基礎比較雄厚,市場需求比較大,區域空間廣闊,生産要素品質提升,宏觀調控經驗不斷豐富。“近些年經濟運作的現實和今後中國經濟運作的現實會證明這一議論是站不住的。”

  “現在還有一種説法,説中國經濟拖累了全球經濟和全球市場,我認為這種説法也是不符合實際的。”徐紹史説,首先我國經濟有6.9%的增長,在全球經濟體裏名列前茅,進口仍然位列世界第二,雖然我國進出口整體下降,但進口的實物量還是增加的,對全球經濟增長是起拉動作用的。

  “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徐紹史説,“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經濟拖累世界經濟增長”都不符合實際。

  “中國經濟統計數據是可信的”

  徐紹史説,對中國統計數據的質疑由來已久,但是整個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現實,説明這套統計數據還是可信的。

  他説,一方面,中國現在採用的統計辦法是國際通行的統計核算辦法,而且全面借鑒了國際上GDP統計的先進經驗,中國GDP統計核算有紮實的基礎,也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國際上的權威機構,包括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對中國的統計數據尤其是GDP的核算是認可的。

  化解過剩産能將妥善處理職工安置問題

  徐紹史説,化解過剩産能要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先做起,化解産能就存在就業安置問題,特別是山西、河北等一些煤炭或鋼鐵佔比較大的省份壓力會比較大。

  他説,通過近些年的改革,中國企業的市場化程度已經大大提高。民營企業就業非常靈活,登記註冊也非常靈活,企業如果經營不善就不經營了,這與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搞兼併重組的情況大不一樣。

  他説,鋼鐵和煤炭行業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分別佔約一半,其中一些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的部分員工是歷史延續下來的固定職工或者合同制職工,産能壓減存在問題。中央政府會考慮支援政策,地方政府也完全有能力來應對。

  “政府還是有一定的政策儲備來支援化解過剩産能,更重要的,地方政府會比較穩妥地來處理職工安置、企業債務和銀行貸款問題。”徐紹史説。

   外資進入中國的良好勢頭將得到保持

  “這兩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要素成本也在提高,確實有一批企業,有的往中西部轉移,有的轉到東南亞去了,特別是加工貿易的一些企業。這就給人造成一種感覺,好像外資正在逐步撤離中國,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反映得比較明顯。”徐紹史説。

  “外資的流進流出,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現狀。但是,外資並沒有減少,而且還有增加。”他説,去年全年我國吸收非金融類外資1262億美元,比2014年增長了5.6%。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2015年世界投資報告調查顯示,2015年到2017年中國還是跨國公司看好的一個市場。

  徐紹史説,我國要擴大金融、醫療、文化、電信、商貿物流等服務領域的開放,外資管理體制改革還要進一步深化。這都將為外商投資營造更好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外資進入中國的良好勢頭將得到保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