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5年擴至4省:中石油助返鄉鐵騎破10萬人次

  • 發佈時間:2016-02-01 00:30:5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30日,當騎摩托車返鄉過年的江西贛州農民工譚春芽在中石油泉州荊山加油站免費加油時,他的同鄉張新生在中石油廈門坑內加油站提供的休息點端起了姜糖水,另一位貴州籍農民工王仲義則在中石油漳州龍江路加油站吃上了速食麵和茶葉蛋……

  據統計,2016年春節,中石油在助力鐵騎返鄉活動中幫助的農民工將突破10萬人次。按原計劃,他們還想就此搞一個儀式。但是,當擴大至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4省沿途62座加油站同時為鐵騎免費加油、2000座加油站提供愛心服務時,組織者已很難弄清誰是第10萬人次。無論是譚春芽、張新生,還是王仲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鐵騎返鄉農民工。

  持續5年擴至4省,免費加油站增至62座

  1月30日淩晨,記者在福建泉州市中石油荊山加油站看到,鐵騎返鄉農民工天不亮就開始排隊領取免費加油卡等。中石油福建銷售公司辦公室主任陳上元告訴記者,按照此前電話預約,當天從泉州出發騎摩托車踏上返鄉路的農民工友將超過2660位。

  42歲的劉平古是江西吉安遂川縣人,他和妻子一起在福建晉江一家鞋廠打工。夫妻二人選擇鐵騎返鄉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省錢”。剛剛在中石油荊山加油站免費加滿一箱油,劉平古就接受了記者採訪。“感謝國家!感謝政府!感謝黨中央!”他連説了三個感謝,唯獨沒説感謝中石油。

  “我們的這一活動能為黨和國家贏得百姓的讚譽,這是中石油作為央企的榮耀。”中石油集團公司思政部宣傳處李生儒真誠地説,“對鐵騎返鄉農民工提供幫助,原本就是中國石油人發自內心的行動、不需要感謝。”

  據介紹,中石油最初關心和幫助鐵騎返鄉這一特殊群體的是最基層的員工——中石油福建銷售公司一些加油站的普通員工們。他們最早發現鐵騎返鄉農民工的艱辛,很多人從自己家裏帶來熱茶、雞蛋等,為農民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2012年,中石油福建銷售公司把員工們自發的幫扶行為變成公司有組織的公益行動。第一年,參與幫助返鄉鐵騎的僅有福州、南昌國道沿線的11座加油站,第二年則擴大到福建和江西兩省的國道、省道40座加油站。同時,幫助項目也根據鐵騎返鄉的需要逐年調整,從最初的免費加油、免費提供薑湯熱茶、免費供應飯菜三項基本內容,逐步增加了提供交通反光背心、圍巾、保險等貼心服務。

  中石油企業內部加入這項公益活動的範圍也在逐年擴大。2016年是活動的第5年,範圍擴大至福建、江西、湖北和湖南4個省,沿4省的國道、省道共計設置了62座加油站,在1月30日和31日這兩天為所有返鄉鐵騎免費加油。

  2000加油站變愛心驛站,送溫暖還要送平安

  “參加中石油的鐵騎返鄉活動,其實也不只是為了省錢。”這是在福建晉江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張虹靜的話。他説,自己早在1月29日已經自費加滿了油,但30日一大早他卻馱著妻子來到中石油加油站登記參加鐵騎返鄉活動。“因為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能夠得到的不僅僅是免費加油、免費吃喝,更重要的是能夠得到家的溫暖和路途上的平安。”

  據了解,按照中石油要求,今年除了福建、江西、湖北、湖南4省沿國道、省道的62座加油站為返鄉鐵騎提供免費加油和餐飲服務以處,上述四省所有國道、省道總計2000座加油站全部打造“春運愛心驛站”,即從1月30日(臘月二十一)起到2月7日(大年三十),為返鄉鐵騎提供薑湯熱茶、聯繫摩托車修理、中途休息等多項幫助。

  “我算過了,從福建泉州出發返回四川廣元老家,2900多公里,騎摩托車需要5天時間。”張虹靜告訴記者,自己返鄉先後要走324、319和212三條國道,在沿途可以借助的中石油加油站總計有13座。

  49歲的貴州籍農民工王仲義今年要開車帶著同在晉江打工的女兒一起返鄉過年,從晉江到老家甕安有1700多公里的路程,騎車很辛苦,可王仲義卻説自己“很有安全感”。他在中石油漳州龍江路加油站的休息點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今年所有從福建返鄉的鐵騎都領到一個“安全大禮包”,裏面有5件禮品:一件交通反光背心,一條醒目的紅色圍巾,一次免費更換機油,一張返鄉驛站地圖,還有一份30萬元的交通意外保險。

  “安全不能靠保險,關鍵是要講交通規則,提高安全意識。”龍江路加油站站長張淑娟連忙提醒。據張淑娟介紹,她曾連續5年參加鐵騎返鄉服務,5年來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提醒返鄉的農民工朋友注意交通安全。

  援助者多了,中石油卻希望“沒有鐵騎返鄉”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在中石油的帶動下,騎摩托車返鄉過春節的農民工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紛紛伸出援手,幫助這一特殊群體。比如,中石化便加入進來,開展針對騎摩托車返鄉農民工的“情暖驛站,滿愛回家”免費加油活動;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人大、總工會等組織機構也加入進來,開展針對鐵騎返鄉農民工的“暖流行動”等等。

  在鐵騎返鄉農民工群體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愛時,作為最初發現這一群體併發起援助活動的“始作俑者”,中石油福建銷售公司辦公室主任陳上元卻説:“希望早一天沒有鐵騎返鄉。”

  “鐵騎返鄉不僅充滿了危險,而且也有很多無奈。”陳上元告訴記者,前不久他曾經針對這一群體做過一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收入低,騎車回家為省錢”者佔比達到32%;而“家鄉偏遠,沒有直達火車”、“買票難,不懂網路購票”者佔比近20%。

  四川籍民工張虹靜之所以選擇騎行2900公里鐵騎返鄉,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鄉在偏遠山區,回家只有一趟火車,不僅無法直達,而且很難買上票。而江西贛州籍農民工賴義平等很多人選擇鐵騎返鄉,是因為收入低,為省錢。在福建龍岩中石油龍機加油站,賴義平一邊吃著石油員工遞過來熱騰騰的飯菜一邊接受記者的採訪。他説自己一家老小五、六口人,主要靠自己打工過活,而這兩年經濟不景氣,收入減少,日子艱難……

  當然,也有為了“沿途看風景”選擇鐵騎返鄉的農民工。比如,27歲的謝應明便屬此列。他告訴記者,他的老爸老媽特別反對他鐵騎返鄉,但他卻想看看沿路風景。“不過,通往家鄉的高鐵已經通車了,也許明年我會選擇乘坐高鐵回家過年。”

  “希望鐵騎返鄉這一群體早日消失。”陳上元説,“但我們同時想告訴鐵騎返鄉的農民兄弟,你若還來,我便還在,為你服務,責無旁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