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河岸邊的“愛心郵路”

  • 發佈時間:2016-01-31 03:33: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馮舉高 通訊員 陳泉霖

  21年來,他穿爛150多雙解放鞋,跋涉36萬多公里;騎壞5輛自行車、3輛摩托車;沒延誤一個班期,沒丟失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百分之百;救活“死信”268封,做好事560余件,投送郵件510萬餘件。

  由於工作出色,他先後獲得“全國郵政系統先進個人”“湖北好人——最美鄉村郵遞員”等榮譽稱號,他工作的郵路也被稱為南河岸邊的“愛心郵路”。

  他就是湖北省保康縣寺坪郵政支局鄉郵員黃德印。

  跋涉36萬公里

  1995年,23歲的黃德印接過郵包,背上40多公斤重的郵件,揣上乾糧出發了。

  山連山、峰連峰的“郵路”上,其實根本沒有路。首趟郵路走下來,一雙嶄新的解放鞋就穿破了,雙腿也被山狗咬了4個傷口。黃德印沒有想到,當一個鄉村郵遞員不僅要面對陡峭山路的凶險、毒蟲猛獸的攻擊,更要面對無邊無際的孤寂。

  一年四季風裏來雨裏去,渴了喝幾口山泉水,餓了啃幾口速食麵,累了就在路邊躺下,他因此落下嚴重的胃病和風濕性關節炎。郵路上,他不知多少次和兇猛的野獸相遇,幾次差點被咆哮的山洪奪走性命。工作如此平凡,環境如此艱苦,但他勇往直前,用雙腳走了36萬多公里山路。

  救活“死信”268封

  在寺坪鎮,一提起黃德印,人人都豎大拇指,稱他為“群眾的貼心人”!

  2006年,黃德印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掛號信,收件人是寺坪鎮李家灣村張正發。黃德印跑遍李家灣村,卻查無此人。根據規定,他可以退回處理。但他想:“從大洋彼岸飛過來的掛號信,一定有著不尋常的意義!”此後,不管颳風還是下雨,他有空就到寺坪鎮打聽。經過7天的搜尋,他終於找到早已搬遷至外村的張正發。張正發收到這封信時熱淚盈眶:這是他在紐約定居的女兒傳回的第一封家書。

  高考錄取通知書發放的日子裏,黃德印更忙了。他知道對於山裏的孩子來説,一張錄取通知書意味著什麼。“我決不能耽誤孩子的前程!”2007年8月的一天,為送一封“查無此人”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他跑了六七天,打了數十個電話,終於在管轄外的一個區域找到這名考生。

  21年來,他救活了268封這樣的“死信”。“我的一點點付出,能給老百姓帶來幸福,這樣的事值得去做!”黃德印説。

  做好事560余件

  為幫助群眾解決更多困難,黃德印刻苦鑽研農技和畜牧養殖知識。他説:“有時從報刊或書籍上看到一些資料,我就記下來,説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去年10月的一天,寺坪鎮樟木溝村民褚宗新養殖的生豬集體發病,有的獸醫懷疑是飼料中毒,有的懷疑是藍耳病。大家猶疑不決時,黃德印帶著筆電和資料到府了。經過一番比對,他認定生豬患的是流行性腹瀉,讓褚宗新停喂飼料一週,適當放養,果然奏效。褚宗新感激地説:“要不是黃德印送來的這些資料,我的損失就大了,我從心裏感激他。”

  2009年起,黃德印資助了寺坪鎮中心小學的7名特困生,每年資助費用2000多元,並承諾一直幫扶到大學畢業。

  退休幹部何明亮這樣説黃德印:“十幾年來,小黃就像我的兒子,為我取錢、存錢、送肥料、送種子,什麼都幹!”

  黃德印説:“把服務做到百姓心裏,讓大家滿意,再苦再累也值得!”

  據不完全統計,在郵路上,黃德印做了560余件好事。

  送達郵件510萬件

  在農村,留守的婦女和老人日益增多,鄉親們出門辦事很不方便,怎麼辦?黃德印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賒購了一輛摩托車,為郵路上的群眾代辦證件、繳費等;把山貨馱下山,變成現錢,再把急用的生産資料、日用品運上山,送到家門口,摩托車成了鄉親們的“流動超市”。

  2009年,黃德印當選為湖北省郵政系統勞動模範,他用獲得的5000元獎金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他説,“用三輪摩托車捎貨更方便”。

  如今,不管在哪個投遞點上,只要“一長兩短”的摩托車喇叭聲一響,村民們就知道黃德印的“流動超市”來了。

  “每次我把報紙和郵件交給鄉親們,他們就高興得像過年。我這時就特別幸福,覺得自己是一個少不得的人!”黃德印説。

  21年來,黃德印累計送達報刊、郵件510余萬件;代辦各種證件上萬件;送達匯款1200多萬元。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黃德印把忠誠寫在了大山的褶皺之中,把對鄉親們的摯愛鐫刻在南河岸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