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門:讓張港花菜叫響全國
- 發佈時間:2016-01-29 08:30:3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唐旭樂明凱
“小花菜,大産業。眼下,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正以全面提升農業産業化水準為突破口,狠抓蔬菜品牌建設,形成了從簽單、指導、種植、收穫、加工、銷售等一條龍的服務體系,做大做強蔬菜特色産業。”張港鎮黨委書記楊聖平向記者介紹説,張港鎮目前已形成7萬畝花菜連片種植面積,35個花菜種植專業村,1.8萬戶菜農實現花菜標準化生産,並輻射帶動周邊縣市的8個鄉鎮,花菜已成為張港農業的一大支柱産業。張港花菜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到國際市場。
從粗放到精耕細作,張港花菜種植模式基本成熟
“張港的花菜種植可以達到今天規模,有其獨特的優勢。”1981年就在這裡工作的張港鎮農辦主任謝茂春見證了張港花菜的發展歷程。他説,張港的沙壤土質肥沃、地勢平坦、氣候條件好,特別適宜高品質花菜生長。經過多年的摸索,從選種示範、營養缽育苗到合理使用藥、肥,張港花菜從粗放型到精耕細作的種植模式基本成熟。謝茂春把這種模式形象的描述為“用種小田的技術種大面積作物”。
張港鎮種植蔬菜歷史悠久,鎮郊兩個蔬菜專業村曾是武鋼的蔬菜基地。1984年,張港有農戶自發從上海等地引進花菜新品種試種了幾十畝田,市場價格比當時冬季主打蔬菜大白菜要好,一時間供不應求,花菜種植開始受到農民的追捧。到上世紀90年代,張港鎮開始大面積試驗示範推廣花菜,傳統的“麥—棉”等模式改為“油—豆—花菜”“早春蔬菜—花菜”等模式,農民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到2000年,張港花菜發展到1萬畝左右。特別是近年來,張港棉花種植面積急劇下滑,不少農民調整結構種植花菜。
“現在的張港花菜在8月播種後,60-160天不同生育期的品種有十幾個,最大程度實現錯期上市。”張港鎮農技推廣站站長廖生雲告訴記者,張港推出了花菜標準化種植規程,指導菜農科學種植花菜。同時每年在春節後、播種前、病蟲害高發時至少對菜農進行3次系統培訓,解決菜農最關心的品種選擇、農藥化肥施用等問題,並且嚴格監控農藥化肥的使用,對禁用、限用的農藥進行抽樣檢測。發現違禁種植時及時處理,以此保證花菜産品品質。
找政府不如找市場,企業帶動突破花菜保鮮瓶頸
蔬菜行業有著“賠三年,賺一年”的行話。進入新世紀後,張港花菜面積逐年都在提升,可由於氣候、運輸、市場等諸多原因,花菜産業發展遇到了瓶頸,當地政府還曾有號召機關工作人員採購花菜幫助菜農的舉措。原來,未經冷鮮保鮮、包裝處理的花菜只能在500公里運輸範圍內銷售,加上當時農村經紀人隊伍尚不健全,以菜農提籃小賣自銷為主。
面對日益嚴峻的銷售形勢,2003年,張港鎮探索用市場手段提升産業,引進天門市鑫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起萬噸級真空預冷設備和蔬菜冷庫,突破花菜預冷保鮮儲藏瓶頸。隨後,全面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行銷模式,形成了十幾支專業化的行銷隊伍,在全國各大城市建立銷售網路,實施訂單生産,企業以保護價收購,與農戶共同分擔市場風險。幾年間,張港花菜銷售範圍半徑擴展到全國,徹底扭轉了以往産品滯銷的局面。
打開鑫天公司冷庫,整齊擺放著經過初加工處理的花菜和毛豆。鑫天公司董事長李根華介紹説,這批速凍産品保質期長,可以在全年不同季節以最合適的價格上市。目前公司每年收購、加工、銷售本地花菜等蔬菜産品超過50萬噸,在全國打響了“張港花菜”品牌。
菜農增收企業增效,讓張港花菜叫響全國
張港鎮尹港村菜農胡登洲算了一筆花菜種植賬,每畝花菜平均産量為4000斤左右,按現在地頭收購價0.5元/斤,除去每畝約200元的種子、100元的農藥、300元的化肥、100元的地膜等農資費用,每畝花菜純利潤約為1300元,加上黃豆等前茬作物,每畝純利潤約為2000元。前年市場行情好,賺得就更多。
加入合作社收入還能更高。張港鎮三新花椰菜産銷專業合作社常務理事李新炎説,依託鑫天公司,合作社在豐富種植種類、提高産品品質、建品牌基地上下功夫,自建1500畝核心基地,覆蓋1.2萬畝,對社員種植的花菜和毛豆、西藍花等農産品,採取統一種子、農藥和化肥,並統一進行培訓、管理、檢測和收購,去年“十一”期間,訂單收購的部分花菜地頭價達到2元/斤,使菜農利潤最大化,企業效益最大化。
近年來,天門市已形成了像張港鎮這樣一批頗具地方特色的蔬菜産業。湖北省蔬菜辦副主任袁尚勇建議,下一步,在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推動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溝渠和冷庫等配套措施要齊全,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注重在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等農業科技上的創新投入。
發展現代農業,要堅持“抓龍頭、擴基地、建市場、培專社、強設施、創特色”。天門市委書記柯俊、市長吳錦表示,張港鎮要突出特色,叫響品牌,著力打造“中國花菜第一鎮”,做大做好花菜文章,讓張港花菜叫響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