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轉型升級步伐快 三産跑在二産前

  • 發佈時間:2016-01-29 07:29:57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駱萬麗 本報通訊員 莫曉慶

  不久前,自治區統計局公佈了2015年廣西經濟運作情況報告。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傳統經濟增長動力減速的情況下,第三産業以9.7%的增速寫下了“年度成績單”亮眼的一筆,成為我區穩增長、調結構的主力軍。

  政策紅利顯現 三産跑出“加速度”

  解讀

  2015年,一個個上揚的數據勾勒出了我區第三産業加速前行的步伐:9.7%的增長速度高於工業增速2個百分點,13年來首次“跑”在了工業之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創2003年以來最高水準,達到41.9%,高於工業0.1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達38.9%,為2006年以來的最高值。

  “無論是從絕對值還是增長速度、發展勢頭來看,第三産業都是我區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當中值得肯定的亮點。”自治區統計局局長楊和榮表示,當前廣西經濟正面臨新舊動力交替的壓力和挑戰,在傳統的經濟增長主動力——工業引擎顯著減速的情況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加大,已經成為我區穩增長、調結構的“火車頭”。

  我區第三産業的迅速發展既得益於政策因素,也與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息息相關。

  2015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廣西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廣西服務業發展重點項目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著力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政策效應不斷發酵激發了市場的活力。2015年,服務業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比重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而工商部門的統計數據也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廣西新設立的企業中,第三産業企業增幅超過了85%。

  從經濟大環境看,去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GDP總量突破1.68萬億,城鄉居民收入同比增長了8.5%,人民生活水準日益提高,也為三産特別是生産性、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條件。

  此外,城鎮化進程加速助推了服務業發展。2015年,廣西城鎮化率47.06%,比上年提高1.05個百分點。“服務業的發展與城鎮化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二者呈明顯的正相關性。一方面,城鎮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載體和依託,只有當人口達到一定規模時,才能産生規模效應,服務業才成其為一個産業。另一方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推進城鎮化的加速器,服務業大多是勞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行業,不僅能夠吸納較多的勞動者就業、加快城鎮化進程,而且通過生産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加快發展,給城鎮化帶來後續動力。”楊和榮表示。

  新興業態崛起 推動結構轉型

  解讀

  2015年,在廣西耕耘了近10年的“一銘軟體”在國內作業系統行業內一鳴驚人:公司核心産品一銘作業系統、辦公軟體等成功入圍中央機關政府集中採購産品目錄,並佔據了20多個省份及地區的客戶市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364.35%,實現了扭虧為盈。

  同樣被業內譽為黑馬的還有“美麗灣”——這個立足南寧、佈局廣西、輻射東盟的跨境電商平臺,上線僅三年時間已成為目前最專業、最具特色的中國與東南亞間的B2B2C電子貿易平臺。2015年,網站日均銷量1500多單。消費者在家輕點滑鼠,足不出戶就可輕鬆享受到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精品、美食。

  “網際網路+”的概念催生新業態發展,更為拉動消費帶來直接動力。據統計,2015年1-11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中,商務服務、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資訊技術等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3.3%、27.0%和29.9%。據商務廳預計,全年全區電子商務交易額比上年增長一倍多。

  有關專家表示,我區服務業在穩步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呈現出內部分化和結構不斷優化的趨勢。一方面是交通運輸、批發和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是金融業、營利性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成為推動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服務業結構持續優化,産業層次持續提高,新興産業逐步崛起。金融、電腦資訊傳輸服務、諮詢、商務服務業和軟體業等現代服務業行業的發展,也從産業環境上促進了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住宿和餐飲業等傳統服務業發展。廣西服務業的發展逐步呈現出産業、行業間互為支撐、互利共贏,齊頭並進的良好發展特徵,逐步形成一種以服務業發展支撐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結構。

  機遇與挑戰並存 多措並舉補短板

  解讀

  從縱向看,廣西服務業發展取得不俗的成績,但放在全國的水準線上看,服務業仍是廣西經濟發展中的一塊短板。

  2015年,我國第三産業增加值首次佔據了國內生産總值的“半壁江山”,比重達到了50.5%,全國經濟結構在服務業的引領下已由“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轉變。而廣西仍以工業拉動為主,經濟結構依然呈“二三一”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僅為38.9%,不僅低於全國11.6個百分點,而且與廣東、湖南、海南、貴州、雲南等相鄰省份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從服務業內部結構看,廣西地處西部,屬欠發達地區,服務業産業結構中傳統服務業比重大,科技創新與轉化能力偏弱,從而對廣西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定制肘。

  自治區統計局的有關專家表示,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必然會由當前的投資拉動為主導逐步過渡到以消費拉動為主導。目前,廣西三産的整體發展水準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相對滯後,在呈現出緊迫性與嚴峻性的同時,也預留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培養新的增長點應成為今後經濟工作的重點。在工業發展面臨困境,住宿、餐飲、商務流通等傳統服務業出現放緩的背景下,要更加關注金融、會展、電子商務等新興高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促進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和新興産業的培育與壯大,以實現工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的轉型升級。”該專家表示,“同時還要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通過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來穩定居民的消費預期,增強居民消費信心,不斷激發居民消費意願,挖掘資訊産品、電信服務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