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黑龍江精準發力保經濟平穩促民生向暖

  • 發佈時間:2016-01-27 17:31: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哈爾濱1月27日電(記者李建平)雖然正經歷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陣痛”,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找準癥結、精準發力,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調整産業結構等措施,實現經濟在預期中平穩運作,新增長力量進一步匯集,並編織起牢固的民生“保障網”。

  據初步核算,黑龍江省去年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5083.7億元,增長5.7%。第一、第三産業分別增長5.2%和10.4%,分別高於全國平均1.3、2.1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受能源工業負向拉動影響低於全國平均,但仍增長1.4%;在公共財政收入下降10.4%的情況下,民生領域投入實現逆勢增長。

  改革“重劑”營造發展“軟環境”

  “程式多、跑腿多、耗時多。”這是以前不少人去政府辦事常抱怨的話。為讓創新創業群體能在良好環境中成長,黑龍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下大力氣改革培育發展“軟環境”。

  近年來,黑龍江有112名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責任人因“吃拿卡要”等被查處;省政府先後六輪精簡行政權力578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清零。

  “我到省金融辦提交經營許可申請,原來至少半年才能拿到經營許可,現在5天就到手了。”哈爾濱一位民企負責人頻頻用“意想不到”來評價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好處。

  力推千戶科技型企業3年行動計劃;礦業權出讓採用招拍挂市場競爭方式;出臺“人才新政”20條和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政策……黑龍江推出的“加減乘除”改革舉措已初顯成效。

  27歲的喬衛齊放棄過萬月薪和解決北京戶口的工作,返回家鄉黑龍江省明水縣利用“網際網路+綠色食品”創業。在政府扶持下,如今他的網店年營業額已突破百萬元。

  在大幅精簡註冊前置審批、年檢年審事項減少84.3%的基礎上,2015年黑龍江實施了“四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全省新登記內資企業同比增長16.4%,總數達30.6萬戶。

  結構調整重塑産業振興“脊梁”

  “能源工業在黑龍江規模以上工業中‘一柱擎天’,基本保持在50%以上,而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等相對較弱。”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陳永昌比喻,“這就像小兒麻痹後遺症,一腿長、一腿短,怎麼能跑快”。

  黑龍江省認識到,調整經濟結構擺脫“能源依賴症”,對於全省發展是事關全局的“決勝之戰”。“十三五”期間,這個省提出把産業項目建設作為構建産業新體系的重要手段,創新發展“十大重點産業”,突出國內有總需求增長空間和黑龍江有競爭優勢的重點行業,加快産業層次向中高端邁進。

  尖塔、圓頂、拱門……融合了哥特和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冰雪之冠”,像一個拔地而起的城堡傲視著哈爾濱太陽島周邊的冰雪景觀。這個高達51米,用雪量超3.5萬立方米的世界最高雪塑建築,吸引了大量海內外遊客,彰顯出黑龍江冰雪旅遊在全國的地位。

  去年,黑龍江旅遊業實現爆髮式增長,相關數據不斷刷新紀錄:新增外省手機漫遊用戶數7193.3萬戶,增長31.2%;省外銀行卡在黑龍江交易額1651.3億元,增長50.1%;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4.8%。旅遊業成為黑龍江經濟承壓轉型新動力。

  結構調整的效果在許多縣市開始顯現。駕車行駛在肇州經濟開發區內,百森食品、皓月肉牛等知名企業不斷映入眼簾。肇州縣圍繞農業優勢資源,發展以農畜産品精深加工為主導的工業經濟,實現了從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轉變。

  謀發展持續釋放“民生紅利”

  位於齊齊哈爾市城鄉接合部的建北棚戶區曾是當地“最不宜居住地段”。如今,破敗的棚戶區已被一排排新建的杏仁色樓房所替代。“以前的棚戶區叫王屯,雨稍大屋裏就全是水。現在王屯變‘王府’了,老驕傲了!”已搬入新居的齊齊哈爾市民劉美娟説。

  作為我國東北採煤沉陷災害最嚴重省份,黑龍江去年打響採煤沉陷區治理“殲滅戰”,決心用3年時間,籌措200多億元資金完成四煤城採煤沉陷區棚戶區改造工作,讓14萬戶礦工家庭實現新居夢。

  保障房建設只是黑龍江改善民生的縮影。儘管去年全省財政出現較大減支,但黑龍江認真貫徹中央精神,堅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集中有限財力,發揮市場作用,加大民生投入,持續釋放“民生紅利”。

  寒冬裏,遠在佳木斯市的環衛工人郝明珍欣喜地發現,她的工資漲了。“750元的工資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很多人因為工資低都不幹了。這回一下子漲了300塊錢,對我來説,真是沒想到的事。”

  據統計,去年黑龍江用於民生投入資金2582.8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64.2%,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各地政府在住房保障、農村飲水、特困救助等領域的一系列“民生工程”紛紛破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