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江網際網路+司法“花式”多 網拍改革成中國標桿

  • 發佈時間:2016-01-26 14: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杭州1月26日電 (記者 江耘)網路拍賣、微信查訴訟資訊、電子商務網上法庭、智慧法院建設……翻開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隨處可見浙江司法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的字眼。

  26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代院長陳國猛在浙江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法院工作報告。在介紹2015年法院工作時,他表示,浙江法院案多人少,一線辦案法官年每人平均結案數是全國平均數的2.2倍,居全國第一。

  案多人少的問題一直困擾浙江法院,為此浙江法院在資訊化上下功夫,推出了一系列網際網路+司法的新舉措。其中,網路司法拍賣如今已成為中國法院的標桿。

  陳國猛介紹,2015年,浙江開發“浙江法院律師服務平臺”,為浙江全省1240余家律師事務所的1.5萬餘名律師提供網上全流程訴訟服務。

  浙江法院還依託一體化公開、一站式服務的浙江法院公開網,在全國率先推出微信查詢法院訴訟資訊服務,進一步完善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和執行資訊公開的“三大平臺”建設。

  為了免除當事人和律師的奔波勞頓,浙江法院還開發了遠端電子訴訟檔案查閱系統,為當事人、律師提供異地就近自助查閱案卷服務9700人次。

  另外,浙江法院擴大裁判文書上網範圍,公佈裁判文書165萬份,居全國法院首位。

  去年,浙江還推廣網上案款繳退系統,方便當事人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支付寶等便捷的新渠道及時繳退訴訟費、兌付執行款。

  另外,浙江還推行網上立案、預約立案、巡迴立案,為當事人提供訴訟便利。

  網路司法拍賣改革是浙江法院近些年來的新舉措。陳國猛表示,浙江法院堅持“公開網拍優先”,推廣網拍房産按揭貸款,99.8%的涉訟資産通過淘寶網公開拍賣,全年成交1.6萬件,總成交額355億元人民幣,成交率達90.1%,平均溢價率39.2%,比傳統委託拍賣方式分別提高了14%和17%,為當事人節省佣金7.7億元,網拍改革成為全國法院的標桿。

  浙江法院還與阿里巴巴、騰訊達成科技合作協定,借助雲計算大數據和用戶方面的資源優勢,打造“智慧法院”,使審判運作方式既方便群眾訴訟,又方便法官辦案和審判管理。

  陳國猛介紹稱,2015年浙江首創電子商務網上法庭,方便當事人線上提起訴訟、交換證據、參加庭審和調節,實現足不出戶就可裁判化解糾紛。

  電子商務網上法庭試運作以來,已審理涉網購、網路支付等糾紛1661件,保障電子商務依法有序發展。

  “2016年,大力推進浙江法院‘網際網路+審判’改革,進一步完善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關司法機制。”陳國猛稱,2016年浙江全省法院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司法改革,努力滿足資訊化時代人民群眾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