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髮行再度“冰封” 未現大量凈贖回

  • 發佈時間:2016-01-22 13:08: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股市震蕩下行,新基金髮行熱度驟然下降。按認購起始日開始計算,今年1月以來開放認購並成立的新基金規模甚至遠不如股災期間的情況。截至1月21日,今年新成立的8隻基金募集總規模為97.6億份,而去年全年新基金募集規模最小的9月份仍有185.15億份。多家有新基金正在發行的基金公司表示,發行情況非常一般,與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基金申贖情況仍然穩定,並未出現股災期間大批量贖回的情況。

  基金髮行再度“冰封”

  股災以來,基民傷痛較深,風險偏好恢復緩慢,權益類基金髮行一直不溫不火,但1月以來的市場震蕩令人驚心。截至1月21日,上證綜指年初至今下跌幅度達到18.61%,創業板指跌幅達到22.17%,新基金髮行隨之陷入冰封狀態。

  “最近實在是不好發,渠道那邊反饋過來的消息都是散戶不願意買。”深圳某基金公司向記者表示,一隻偏股型新基金已發行一週,銷量才幾千萬,而去年年底發行的同類型産品一天就能輕鬆上億。“12月發的一隻同類型基金2天就募集了5億多,提前結束募集了,但現在形勢就完全變了。”

  兩家大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近期發行的新基金已經賣了半個多月,但都還沒有達到2億元的基本成立標準。“去年9月份新基金也不好發,但那時候我們一隻新基金十多天發了將近7億。”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1月至今,有8隻新基金宣告成立,首募規模為97.6億份。回顧2015年,新基金髮行曾在行情最為火爆的5月份創下新高,隨後首募規模逐漸下滑,至9月達到全年最低點。扣除7月2000億的“國家隊”基金,7月份新基金髮行份額有417.85億份,8月份發行規模降至192.08億份,9月份首募規模最低為185.15億份,此後新基金髮行逐漸回暖。但今年1月的募集水準卻跌至股災後的冰點。

  截至1月21日,1月份成立的新基金中,規模最大的為2隻保本基金,權益類基金僅有2隻靈活配置型基金,即東方紅睿軒滬港深、廣發鑫享,首募規模分別為10.39億份、3億份。剩餘4隻則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

  未現大量凈贖回

  有數位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按照新基金髮行的規律,“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近期新基金難發在某種程度上或許意味著市場已經處於相對低位。

  對於上述現象,行為金融學專家分析指出,散戶在做短期市場判斷時主要依據過去一段時間市場的走向,從而導致一種“正反饋”行為,也就是所謂的“追漲殺跌”。

  “通常,當大盤處於上漲行情時,新基金需要建倉時間,可能會錯過行情,而老基金在牛市到來之前已擁有了較低持倉成本,相對更有優勢;但當行情處於震蕩整固且後市中長期存在機會的時候,新基金的優勢更加明顯,因為有3-6個月建倉期,足以對抗震蕩期,建倉期內還可以通過結構性佈局、打新股、購買債券等手段積累安全墊。”基金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事實上,在上一波牛市的頂點,新基金髮行可以用瘋狂來形容,然而當時發行的新基金有些直到現在仍未解套,而在新基金髮行極其艱難的2008年,這些基金大部分都為基民賺取了較高的收益。

  不過仍有一點值得注意,某正在發新基金的基金經理也表示,底部可能還需“磨一磨”。“在市場極度悲觀時,新基金髮行確實很差,但與此同時,老基金也會出現大量凈贖回,因為基民對市場失去了信心。不過從近期的申贖情況來看,都還處於穩定的範圍內。”

  根據中國證券報記者向多家大中型基金公司了解的數據來看,即使1月21日市場再度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最近數日大部分偏股型基金仍然處於凈申購狀態,但若與去年12月底時相比,總規模已經有所下降。“如果繼續調整下去,申贖情況可能就會有變化了,那時候才能開始談底部。”上述基金經理表示。記者 黃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