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了鉀肥航母在“死亡之海”崛起

  • 發佈時間:2016-01-18 01:31:2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時代先鋒

  羅布泊,寸草不生、有去無回的“死亡之海”,中國大陸最具地理標誌意義的探險之地。因這一群人,探險的價值淡出,保障國計民生的意義凸顯。

   農作物缺了鉀,易得“軟骨病”

  它們自稱“羅鉀人”,因羅布泊豐厚的鉀鹽資源而得名;“羅鉀”也是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的簡稱。

  羅布泊鉀鹽資源多到什麼程度?方圓10350平方公里,資源量1.18億噸,佔全國30%,為世界之最。

  鉀有什麼用?國投羅鉀總經理李守江介紹,植物生長所需氮磷鉀三大養分中,中國最缺的就是鉀:中國土壤氮磷鉀含量之比為1.5:0.75:0.25,而根據作物養分需求的氮磷鉀含量之比應為1.5:1.2:1.4,如玉米為1.0:0.4:1.4,小麥為1.0:0.6:3.2……

  農作物缺了鉀,易得“軟骨病”;鉀還是水果、蔬菜、棉花等多种經濟作物品質和外觀的“守護神”。

  但受國內鉀資源匱乏所累,鉀肥對外依存度長期在70%高位徘徊,跨國巨頭壟斷市場話語權,一直維持對華出口高價。

  在羅布泊,艱苦是最普通的生活方式

  1990年代末羅布泊鉀鹽資源大發現,讓羅鉀人看到了鉀肥不再受制於人的希望。

  但世人皆知的極其惡劣環境,成為擋在他們面前的首要“攔路虎”。

  “在羅布泊,艱苦是最普通的生活方式”。但羅鉀人吃了多少苦、吃過什麼樣的苦,外人仍舊難以想像。

  員工張勇回憶,羅中鹽湖開發時,有一天,修路的他們遇上了沙塵暴,帳篷瞬間被吹倒,鍋碗瓢盆被刮飛;第二天,一行人在幾公里以外才找到它們。

  2000年4月,擔任司機的馬國禮等一行十幾人在羅中尋找建設鹽田用的粘土,每人帶塊幹馕、一壺水、一包鹹菜,餓了就地解決。經常是,馕硬得啃不動了,只能用地質錘砸著吃……

  “三八節”女員工的最奢侈福利是洗澡

  跟生活艱苦相比,開發羅布泊寶藏的兩大技術難題更令人頭疼。

  羅布泊鉀鹽屬含鉀硫酸鎂亞型滷水,其中鉀離子含量較低,硫酸根含量偏高,鉀、硫比例嚴重失衡。德國知名鉀肥專家埃蒙斯博士斷言:“你們這裡無法直接生産硫酸鉀。”

  生産所必需的淡水資源更是奇缺。氣象數據顯示,羅布泊年均降雨量不足4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4000毫米,可謂“旱極”。別説生産,羅鉀人喝水,也須從400多公里外的哈密運來,到了羅中,1方水高達400元。“三八節”,公司給女員工的最奢侈福利,就是洗一次澡。

  成就鉀肥生産航母,讓中國農民用上世界最便宜鉀肥

  羅鉀人到國外考察,外方拒絕參觀工藝設備;請國內專家會診,專家提不出完整方案。

  只能自己踏出一條路,到國內知名科研院所招兵買馬,組建團隊聯合攻關,終於找到了解決羅布泊滷水鉀、硫比例嚴重失調的方法:通過細化蒸發、結晶線路,自主分離得到光鹵石原料,製成氯化鉀;通過老鹵兌原鹵,使鎂離子濃度提高,製成品品質更好。巧妙採用藥劑浮選法代替美國水洗法制取軟鉀鎂礬,結果不僅比之回收率提高30%,且每噸硫酸鉀僅需耗水7方,用水量為其三分之一。2005年,《羅布泊地區鉀鹽資源開發利用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年4月,開始建設世界最大120萬噸/年硫酸鉀裝置。自主研發了“鉀鹽鎂礬礦兩棲式採鹽機船”,與進口採鹽船比,一艘只花2000萬元,費用節省一半以上,採礦量增大一倍;合作研製出“上推下揚式結晶器”,徹底解決物料混合反應易分層難題,收率和品質均大幅提高,且帶動國內廠家成為行業龍頭,産品佔據歐美、東南亞主要市場份額……2013年,《羅布泊鹽湖120萬噸/年硫酸鉀成套技術開發》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投羅鉀的存在,使中國成為國際鉀肥市場如今的價格洼地:同類産品到岸價比周邊國家低幾十美元。中國農民用上了世界最便宜的鉀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