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興探索生態與産業融合發展新路

  • 發佈時間:2016-01-11 00:29: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南省資興市雖然因煤而興,卻在發展中逐步擺脫傳統資源路徑依賴,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體制機制,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環境與産業發展融合發展新路。

  資興是典型的庫區、林區,最大的特色資源是水面達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億立方米的東江湖水資源,生態優勢明顯。在發展過程中,該市堅持把“生態立市”和綠色發展貫穿始終,把東江湖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龍頭來抓。

  資興市環保局副局長周長穩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為保護東江湖水環境,近年先後關閉了流域內東坪金礦等10多個採礦區,並實施網箱養殖退水上岸、畜禽規模養殖退、湖區周邊生活污水與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重點工程,成功爭取並實施了總投資達12億余元的東江湖生態保護“一湖一策”、亞行貸款東江湖生態保護等重大項目。同時,堅持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近年先後否決了52個經過論證將産生超標污染的項目,否決投資40余億元。“為保護東江湖,資興充分應用法律、經濟等手段,逐步建立完善公眾參與、水土保持發展、礦山開發規範與整治、生態建設投入等機制。”周長穩説。

  在堅持以生態文明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資興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探索出了一條綠色、低碳、迴圈、可持續的産業發展之路。資興市科技局局長盤楹説,這主要得益於“三個轉變”:一是利用生態資源,推動“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二是著眼低碳迴圈,推動“傳統産業”向“新興産業”轉變;三是突出綠色有機,推動“傳統農業”向“品牌農業”轉變。

  旅遊方面,為儘量減少旅遊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資興適度開發了東江湖生態旅遊,推動傳統“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東江湖已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國家首批生態旅遊示範區和國家5A級旅遊區。

  新興産業方面,資興市經信局負責人介紹説,目前,資興煤炭相關産業佔GDP的比重從2008年的40.8%下降到了2014年的21%左右;戰略性新興産業加速成長,2014年佔全市規模工業的比重達30.3%。資興經濟開發區從6.3平方公里逐步擴張到20平方公里,入園規模企業達160余家,成為“湖南第一批新型工業化·新材料産業示範基地”,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電子資訊、先進製造等産業集群,引進培育了杉杉新材料、恒晟科技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産業鏈長的新興産業項目。

  農業方面,資興東江湖周邊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與觀光休閒農業,避免農藥、化肥、農膜等污染,既解決了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又生産了大量綠色農産品。其中,東江湖系列農産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遠銷全國各地,“東江湖蜜桔”、“東江魚”分別被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狗腦貢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記者採訪發現,資興能夠實現生態與産業的融合發展根本在於體制機制的創新。首先,建立完善了以生態文明為取向的綠色考核評價體系,對鄉鎮、部門單位實行差異化績效考核,對所有鄉鎮不再考核GDP,對部分鄉鎮不再考核財稅任務,而是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考核權重,增強了全市上下增進生態文明、推進可持續發展緊迫感和責任感。

  其次,完善可持續發展投入機制。探索以財政投入為重點的多元化生態保護融資機制、農民市化成本分擔機制,組建了東江湖環境保護投融資公司。在成功爭取國家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亞行貸款東江湖生態保護等重大項目資金的基礎上,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成功引進青島新天地投資公司、中國環境科技控股投資公司參與實施東江湖生態保護項目。

  再次,積極推進技術創新與産品研發。在經濟開發區規劃建立了創新創業基地,為高新技術産業孵化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資興市科技局局長盤楹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市財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用於支援和引導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全市已建立省級研發中心1家,郴州市級研發中心4家。目前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湖南省著名商標11件。與中南大學等20多家高校長期保持産學研合作關係,並與中國環科院合作建立了東江湖環境保護院士工作站,開創了高層級水環保科研技術直接服務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先例。

  此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大力實施科技領軍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才引進與培養工程,積極將高校人才和技術資源引進企業,有130名各類專家、教授、工程技術人員進入資興人才庫。在全省率先開展科技特派員服務模式,近年來已選派(聘)科技特派員493人深入基層,共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51項。在全國率先開展“一戶一産業工人”培養工程,培養了一大批産業工人,有效保障了各類企業的用工需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