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運用大數據創新政府公共服務

  • 發佈時間:2016-01-06 00:29:4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貴州省探索設立公共服務中心,大膽改革創新,著力打造線上線下合一、前臺後臺貫通、縱向橫向聯動、“最先一公里”“最後一公里”同步的政府服務新模式。相比于其他省級公共服務中心,貴州最大的亮點是運用大數據、網際網路+公共服務這樣的技術創新,既實現公共服務從各自為政、相互封閉的動作方式,向跨部門、跨地區的協同互動和數據資源共用互認轉變。記者採訪了解到,中心不僅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務效能,而且“省時省力省錢”效果明顯,切實將權力運作裝進了“數據鐵籠”,群眾滿意度高。

  “服務超市”一年幹四年的活

  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貴州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分別於2014年6月和12月正式掛牌運作,合稱為貴州省公共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心充分發揮整合服務優勢,著力構建“審批服務一站式、資源交易一系統、公共服務一條龍”的大服務格局。因服務種類齊全,中心被不少辦事企業和群眾稱為“服務超市”。

  “進駐中心6個月,林業廳窗口共受理申報材料643件,到達過去幾年年均受理量的2倍多。按這個審批速度下去,我們現在1年可以幹4年的活。”貴州省林業廳服務窗口的首席代表姚祖岩説,以前群眾是“穿著襯衣申請,裹著棉襖領證”,現在很多都能當場辦結。

  記者採訪了解到,入駐中心的部門均承諾行政審批事項的平均辦結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縮50%以上。中心運作半年來,大部分行政審批事項的實際辦結時限僅為法定辦結時限的10%左右,當場辦結率與在原單位辦理相比大幅提升,有的部門即時辦結率達90%以上。

  記者在貴州省衛生計生委窗口了解到,貴州省人民醫院一次申請辦理50個放射工作人員證,按照分工,窗口人員當天分別完成了受理、上網登記、審核、審批、制證、發證工作,僅用3個小時完成了原來1個月都幹不完的活。

  “這樣的速度,以前想都不敢想”。貴州省糧油質檢站負責人袁毅對審批“一直要等”的看法今年也得到了轉變。該站的實驗室資質證書每3年需送到貴州省質監局審批一次。“因為屬於‘經常性’審批事項,即便我們每次都會把材料備齊,也至少要花20多天的時間。今年的審批,只用了3天。”

  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張洪告訴記者,公共服務中心成立以來,不僅縮短了辦結時限,提高了服務效率,還節省了交易成本。中心於2014年10月正式實施遠端電子交易工作,貴州省的礦業權出讓轉讓、排污權、法院罰沒物資等項目實現了從註冊、報名、保證金交納、報價、限時競價、成交確認的全過程網上運作,遠端電子競價系統建立運作半年時間,共完成各類電子交易項目253宗,交易金額達155億元,增值資金達4.5億余元。

  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類交易2268宗,交易金額到1080億元,宗數和金額均超過其他省級交易中心。由於取消了所有項目的交易服務費,中心運作1年為交易各方節約成本4600余萬元,集中進場交易為國家節約和增值資金19.8億元。

  保障服務效率和交易公平

  貴州公共服務中心成立以來,著力打造線上線下合一、前臺後臺貫通、縱向橫向聯動、“最先一公里”“最後一公里”同步的政府服務新模式,多項措施均取得明顯效果。

  第一,集中進駐充分授權,打通“最先一公里”。貴州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把具有行政審批權的56家省級部門和308項行政許可、26項非行政許可、407項行政服務事項全部集中在中心公開辦理和集中管理。公共資源交易中把原分散在各級行政部門的省級工程建設、政府採購、産權交易等6大類139項交易項目全部集中到中心平臺進行統一交易,實現了入場交易種類全覆蓋。

  為真正實現“一站式審批”,貴州省要求進駐部門將全部行政許可權充分授予窗口人員,特別是將許可決定權充分授予窗口首席代表,確保辦理行政許可事項的全部環節在中心窗口完成,統一使用部門行政審批專用章,避免把中心當“收發室”“只掛號不看病”等情況。

  姚祖岩説:“林業廳駐中心之前受理行政審批的工作人員有36人,每項審批至少要走5個環節、蓋6顆公章,我們也是經常拿著材料樓上樓下跑。現在窗口雖然只有5個人,但審批環節變少,一顆公章就能搞定。”

  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應用掌上移動審批管理系統,把所有政府公共服務全過程搬到網際網路上,讓數據多跑、群眾少跑;讓電子文檔多跑、紙質文檔少跑,促進辦事由“群眾跑”向“幹部跑”,再“往上跑”的轉變。

  第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打通“最後一公里”。貴州圍繞實現政務服務對象覆蓋全省所有群眾和企業,以縣級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為重點,權力推動政務服務項基層群眾延伸。目前,貴州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1個省級、9個市(州)和貴安新區共11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部建成使用。

  貴州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體大廳融合網上辦事大廳,一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省、虛實結合”的綜合政務服務、交易服務網路正加快形成。

  2015年11月30日,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互聯互通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作,全省23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全省數字證書統一交叉互認、交易數據統一聚集分析、交易資訊統一平臺發佈、監督管理統一遠端實施、專家資源統一抽取共用,所有交易主體在全省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遵循統一交易流程、享受統一服務標準、接受統一規則監管。

  第三,全過程可溯可查,權力運作處處留痕。公開就是服務,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中心應用公共服務電子監察系統,對公共服務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流程進行實施監督和管理,把權力關進“數據鐵籠”,讓權力運作不“任性”,讓市場失信行為無處遁形,做繞“人在幹、雲在算、天在看”。

  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按照“要入駐,必公開”的要求,將行政審批部門權力清單集中公佈,以清單形式將每項職權的明證、類型、依據、流程圖和監督方式等全部及時公佈,全面公開每一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的申請條件、審批時限、流程、收費依據等。

  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實現所有交易項目全程網上運作,電子化交易率達到100%,年內將實現10個市級交易中心電子化交易100%的目標。所有交易參與方在交易過程中的行為均在電子化交易系統中自動留痕,所有工作步驟和音視頻資料均可溯可查,保證了整個交易過程中的公開、公平、公正。

  政務服務中心追求效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保障公平,二者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貴州省公共服務中心堅持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通過創新政府公共服務手段和方法,全力推進服務程式規範、過程透明、結果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努力保障服務效率和交易公平。

  制度與技術“雙重”變革

  貴州省公共服務中心的一系列探索,既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實際途徑,也是運用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技術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務能力的創新舉措。制度上的大刀闊斧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是推動中心快速、健康前行的兩隻車輪,二者缺一不可。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看,制度和技術是相互促進的,制度創新在獲得初步成功後能給予技術創新動力,在技術創新獲得成功後又能促使制度創新進一步完善。部分幹部和專家認為,中心保持高效運作的關鍵是依靠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

  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過程也是如此,自身制度變革必須先行一步,技術創新也應該順勢而上。制度創新是根本前提,而新技術應用不僅能有效克服舊有制度“慣性”,也能較大限度降低新制度運作的成本,加速有效執行。

  政府的公共服務中心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産物,其核心是強化政府職能部門對外服務的整體性,解決傳統行政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協調不暢的問題。打破固有的行政職能格局,勢必涉及到各部門的權力消減和利益調整,涉及為政理念、體制創新、模式創新。

  公共服務發展到今天,“整合化”、“數字化”、“智慧化”的趨勢加速呈現,運用新一代資訊技術手段、借助數據平臺提升政府的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已成必然。從現階段來看,資訊技術對保證效率和公平具有重要意義。

  與全國其他地區的政務服務中心相比,貴州省公共服務中心的“兩輪驅動”或許算不上是“獨家”,也非“首例”,但能夠取得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更徹底”——擁有審批權的部門100%進駐、行政許可決定權充分授予窗口首席代表、入場交易種類全覆蓋、電子化交易率達100%。

  貴州省公共服務中心獲得多方好評的做法,或許能為改革者們提供一個思路:政府角色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成功轉變、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應該是一場制度與技術的“雙重”變革:突出“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制度變革、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加強管理的技術變革。

  提質增效仍需理順“三個關係”

  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榮認為,公共服務中心的本質在於服務,但要實現各級政府從“管理”向“服務”的轉變,涉及到各部門的權力消減和利益調整,必須有自我革命的勇氣和壯士斷腕的決心,必須做好“集中進駐”和“充分授權”的關鍵環節,否則中心極有可能成為新的“收發室”,辦事群眾還得在中心和原職能部門之間兩頭跑。

  “‘網際網路+’既是潤滑劑,也是防腐劑。”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安志放認為,相比于其他省級公共服務中心,貴州最大的亮點是運用大數據、網際網路+公共服務這樣的技術創新,既實現公共服務從各自為政、相互封閉的動作方式,向跨部門、跨地區的協同互動和數據資源共用互認轉變。而全流程電子化管理也將權力運作裝進“數據鐵籠”。

  記者採訪了解到,中心得到了貴州省在頂層設計、建設資金、改革政策、人員配備上的支援和保障,但仍然面臨一些困難,上下級部門之間、政府與市場之間、專業“審批人”與單位之間的關係還需要進一步理順。

  一是部分審批事項仍需“往上走”。部分地方政府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為國務院相關部委設定,地方無權取消,審批環節無法減少或調整。一些審批事項必須“往上走”,省級部門只負責受理、審核,無權發證。

  二是審批部門攬了市場的活兒。不少行政審批事項都有“産品檢驗”、“現場核查”等環節,全部得由審批部門組織實施。部分幹部認為,這些環節完全可以前置,讓企業自己去找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來檢驗、核查。國家宜儘快出臺進一步完善仲介機構發展和規範的政策,大力培育發展第三方履行專業審查、評估的仲介機構,規範委託仲介機構審查的行為。

  三是專業“審批人”存在顧慮。“充分授權”讓常駐窗口的專業“審批人”擁有了最大限度的行政裁量權,也對他們的業務能力、個人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專家認為,當前的社會經濟活動形式錯綜複雜,多角債務糾纏不清,窗口審批人員難於掌控。希望中心常年聘請法律顧問予以支援、把關。

大數據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紫光股份 80.14 10.01%
2 東軟集團 15.94 10.01%
3 賽為智慧 18.52 9.98%
4 航太資訊 27.13 7.28%
5 天源迪科 17.00 6.2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天夏智慧 12.58 -5.77%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美的集團 52.84 -3.10%
4 南威軟體 12.10 -2.97%
5 奧飛數據 75.28 -2.8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