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農業資訊化“三大支柱”
- 發佈時間:2016-01-05 08:33:29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王小兵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2015年,國務院陸續對發展電子商務、推進“網際網路+”行動和促進大數據發展作出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大力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年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都對大力發展農業資訊化作出了進一步部署安排。我們要深刻領會、抓好落實,做強“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農業農村大數據、農業資訊安全保障“三大支柱”,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提供動力和保障。
當前,農業現代化與資訊化形成了歷史性交匯,為農業實現轉型升級、跨躍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在謀劃和推進農業資訊化的過程中,要準確把握農業資訊化呈現出的四個特徵:一是無處不在。未來將是一個人人相連、物物相連、業業相連的世界,網際網路如同水、空氣一樣,每個人都離不開,必將融入到農業的各行業各領域。二是無中生有。網路世界孕育無限可能,未來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農業電子商務、農業資訊服務將會涌現出許多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三是無微不至。目前,市場競爭正在由以産品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無論是相關企業向農民提供各項服務,還是向城鄉居民銷售農産品,都要增強服務意識,提供無微不至的優質服務。四是無邊風月。“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農業農村大數據以及農業物聯網、農業電子商務等發展潛力巨大,前景無限美好。
同時,要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農業資訊化的巨大作用。一是加速轉方式。有利於加快實現農業生産智慧化、經營網路化、管理高效化和服務便捷化,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二是加速調結構。有利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立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的農業産業體系、經營體系和生産體系,促進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匹配,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三是加速促平衡。有利於加快實現農業的線上化和數據化,完善“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機制,提高基於數據的宏觀決策和管理水準,促進農産品供求總量、結構的平衡。四是加速補短板。有利於加快資訊流引領技術流、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向農村集聚,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儘快補齊農業現代化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短板。
要按照“四化同步”發展的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紮實做好農業資訊化各項重點工作,為加快建設農業現代化提供新元素新動力。當前,關鍵是做強“三大支柱”。
第一大支柱,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這是發展農業資訊化的“作業系統”。要加快發展農業電子商務,著力解決資訊不對稱、流通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清晰、誠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加強農業生産經營主體與電子商務平臺對接,擴大鮮活農産品直配、農資下鄉和休閒觀光農業電子商務試點。大力實施農業物聯網試驗示範工程,加快科技攻關,加大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模式應用力度,力爭在畜禽水産養殖、高效設施農業等領域率先實現規模效益。加快推進資訊進村入戶,繼續擴大規模、集聚服務資源、強化風險防控、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加快全國資訊進村入戶平臺上線運營,確保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在村級資訊服務站落地。加大新農民培育力度,將村級資訊員、電子商務、資訊技術應用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大學生村官等培訓項目,實施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組織全國競賽,培育扶持一批既懂網際網路又懂農業的新農民。
第二大支柱,發展農業農村大數據。這是推進農業資訊化的“中央處理器”。加快農業數據化改造,大力推進數據整合共用和有序開放,充分發揮大數據的預測功能,深化大數據在農業生産、經營、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創新應用。要夯實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的基礎,建設國家農業數據中心,推進數據共用開放,發揮各類數據功能,完善農業數據標準體系。要把握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的重點領域,支撐農業生産智慧化,實施農業資源環境精準監測,開展農業自然災害預測預報,強化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害監測預警,實現農産品品質安全全程追溯,實現農作物種業全産業鏈資訊查詢可追溯,強化農産品産銷資訊監測預警數據支援,服務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數據資源共用,滿足農戶生産經營的個性化需求,促進農業管理高效透明。
第三大支柱,保障網路資訊安全。這是夯實農業資訊化的“防火牆”。要做到資訊化建設項目與資訊網路安全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維。健全網站和重要資訊系統的安全保障體系,科學佈局建設災備中心,完善網路安全管理規範,加強病毒防範、漏洞管理、入侵防範、資訊加密、訪問控制等安全防護措施,提升網路安全監測、防護能力。制定完善並嚴格落實資訊安全等級保護、風險評估等網路安全制度,明確數據資訊採集、傳輸、存儲、使用、開放等各環節網路安全保障的範圍邊界、責任主體和具體要求,強化監督檢查,做到組織到位、措施到位、技術到位、責任落實,確保網路資訊安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