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自2016年起實施宏觀審慎評估體系

  • 發佈時間:2015-12-29 19:24: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專電(記者吳雨、劉錚)中國人民銀行29日發佈公告稱,從2016年起,將現有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為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2011年以來,人民銀行實施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在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促進貨幣信貸平穩增長、維護金融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範系統性風險,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並適應資産多元化的趨勢,人民銀行將從2016年起實施宏觀審慎評估體系。

  據介紹,宏觀審慎評估體系將重點考慮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産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産品質、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大方面,通過綜合評估加強逆週期調節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該體系既借鑒國際經驗,又考慮了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結構調整任務重等現實情況,有利於促進金融改革和結構調整。

  記者了解到,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是評估體系的核心,資本水準是金融機構增強損失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徑,資産擴張受資本約束的要求必須堅持,這是對原有合意貸款管理模式的繼承。與此同時,該體系從以往的關注狹義貸款轉向廣義信貸,將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買入返售資産等納入其中,有利於引導金融機構減少各類騰挪資産、規避信貸調控的做法。

  利率定價行為是該體系的重要考察方面,以促進金融機構提高自主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準,約束非理性定價行為,避免惡性競爭,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有利於降低融資成本。

  人民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更加靈活、有彈性,按每季度的數據進行事後評估,同時按月進行事中事後監測和引導,在操作上更多地發揮了金融機構自身和自律機制的自我約束作用。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借鑒國際經驗和立足國情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為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