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城挂出分拆物業上市招股書 短期內規模仍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5-12-24 08:11: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就在數月前大熱的房企拆分物業上市話題即將降溫之際,12月22日晚間,綠城在港交所挂出了分拆物業上市的招股書。一石激起千層浪,眾多龍頭房企拆分物業上市,開發商打造萬億平臺的野心已無需掩飾。然而,紛紛搶灘登陸的房企未來打造的物業平臺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拼的是模式、規模、服務還是概念,似乎仍具懸念。

  市場渴望物業新模式

  綠城招股書中透露,綠城物業上市的主體為綠城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聯席保薦人為美林遠東有限公司及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但其中並未對外正式公佈此次上市發行的具體股份數、招股價及募資金額。招股書中稱,公司籌資將分別用於開發及推廣“智慧園區”及園區O2O平臺,收購物業管理項目組合具吸引力的物業服務公司,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相關資料顯示,綠城服務集團業務主要由三大板塊構成,分別為物業管理服務、顧問諮詢服務及園區增值服務。其中,物業管理服務即提供傳統物業管理服務,如保安、保潔、綠化、物業維修及保養服務等。

  據統計,截至2015年9月30日,綠城的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為14.23億元,佔總收入的72%,依舊是公司物業服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但在綠城的招股書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其提出的“園區增值服務”板塊。據綠城描述,內容包括園區服務及園區O2O平臺、家居生活服務及園區空間服務。該項業務去年實現收入僅為1.4億元。

  “雖然業績一般,但作為新概念,‘園區增值服務’更可能成為打動投資者的敲門磚”,一位市場觀察人士分析,當前市場上打著物業服務上市的公司為數眾多。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引起市場關注,即使是以物業品質著稱的綠城也必須尋找抓人眼球的新題材,博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事實上,物業費在短期內仍是主要收入來源。在附加服務難以短期實現收益時,多元的增值服務將有助於企業收取較高物業費時,提升客戶的接受程度”,上述人士表示,綠城提出新模式一方面希望能發揮三大板塊協同作用;另一方面,“園區增值服務”或許還能提供更多客戶群,再通過一站式平臺為在管園區的業主和住戶提供多元服務和産品。

  規模短期內仍是關鍵

  新賣點固然重要,但規模化現階段似乎更被看重。截至目前已經上市和計劃上市的房企大都仍以社區O2O作為賣點,增值服務暫時還無法被看做利潤的重要來源。最先上市的彩生活增值服務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15%,中海物業增值服務業務則佔比較低,僅為4.7%。如何千方百計擴大物業板塊市場份額,迅速將平臺做大,則更為當前以上市為目的的眾多企業所更多考慮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快速擴大經營面積,增加管理規模,衝到行業領先位置,有利於市場對公司籌備上市的物業平臺估值。

  資料顯示,除了已經上市的12家物業公司外,今年以來,萬科、保利、中海、富力、碧桂園、遠洋等房企紛紛表示將分拆旗下物業平臺並獨立上市。

  萬科總裁鬱亮就曾表示,本來希望把萬科物業上市事宜放後面一點兒,但發現形勢不等人。

  由此,萬科正在採取繞道超車的方式。截至目前,萬科在短期內已與金隅、金泰、佰嘉、首創等知名企業在物業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除了輸出萬科物業服務系統“睿服務”外,還投入資金成立合資公司,為物業後續擴張埋下伏筆。

  截至2014年底,萬科物管面積覆蓋61個大中城市、服務項目457個、管理面積1.03億平方米;行業領先者彩生活平臺所服務的面積已達2.05億平方米規模。

  恒大目前已經在全國170多個城市擁有400多個社區,物業管理面積達到了5000萬平方米,業主數量近400萬人,作為銷售面積連年排名榜首的公司,也具備相當大的潛力。截至2015年9月30日,綠城服務也已覆蓋全國73個城市,在管合同建築面積達到7400萬平方米。

  業內預測,隨著萬科逐漸接管眾多合作公司物業面積,其後發優勢將逐漸顯現。而綠城與其他大型開發商相比,在服務面積上和業主人數上,未來不會有優勢。但鋻於其服務社區多為中高端樓盤,物業費水準也相對較高,在未來盈利能力上也有一定特色。

   盈利點關鍵在創新

  “無論是社區O2O還是園區O2O,服務的最終落地仍是關鍵所在”,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精準把握物業服務的盈利點將成為行業的核心課題。

  如何實現盈利模式的創新,將決定房企物業萬億平臺能否搭建成功。其中,以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和龐大的用戶數據庫基礎已成為市場的共識。

  無論是萬科升級的社區服務商2.0版本“V-LINK”、陽光100打造的社區商業模式“街區綜合體”、花樣年的商業社區O2O模式,還是恒大聯合騰訊成為馬斯葛的大股東,打造網際網路社區服務商模式,這些社區商業探索已經推進了物業服務的升級。

  相關人士分析,目前已上市或計劃上市的房企物業公司均把社區O2O當做核心賣點之時,綠城則將自己的物業板塊包裝成“園區O2O”,意在明確區分與其他企業的特點,但預計前期其核心業務實質仍以“社區O2O”為主。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從物業管理行業現狀來看,單純依靠物業管理是很難實現盈利的。房企物業上市必須把握好C端消費者需求入口,完成創新增值服務。

  開發商應關注生活超市、社區商圈、便民服務、O2O服務等社區增值服務領域;同時,可在提供小額貸款方面在金融服務方面做出嘗試;資産收入方面,可幫助業主提供房屋買賣、房屋租賃、白領公寓、社區養老等運營性物業的租金收益和資産增值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一旦企業物業萬億平臺搭建完成,將成為一個既能獨立盈利又能促進其他板塊盈利的可持續發展平臺。(董家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