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終獲美國國會放行

  • 發佈時間:2015-12-21 09:5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21日報道,當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指責華盛頓未能批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的時候,美國官員認識到,他們國家的國際聲譽降到了新的低點。

  在去年召開的20國集團布裏斯班峰會上,在軍事介入烏克蘭衝突後幾乎已淪為國際社會棄兒的普京,因為抨擊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未能推動美國國會批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賦予新興經濟體更多話語權的改革方案而贏得一些盟友。

  普京不是首個提出批評的。全球許多國家的財長多年來一直在質問,在2010年達成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依然在華盛頓受阻之際,美國如何還能妄稱引領全球經濟政策制定?大型新興經濟體何時才能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得到他們應得的話語權?

  美國國會在本月18日回應了這些問題——在5年的等待之後,它最終批准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方案。按照改革方案,該組織的實力將增加1倍,新興經濟體將獲得更大的份額,並在其事務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美國財長、國際社會很大一部分抨擊的對象傑克?盧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認為可以不誇大地説,這是關係到我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的一個核心問題。”

  18日的投票是盧及其官員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裏斯蒂娜?拉加德長期説服工作的成果。共和黨人將他們最終支援改革方案歸功於拉加德。

  一位美國共和黨高級助理表示:“她進行了比(其前任)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甚至比我國的行政當局更有説服力的陳述。”

  一些人還讚揚了經濟學家約翰?泰勒提出的把保守派爭取過來的一條折衷條款。該條款將迫使美國推動IMF廢除2010年出臺的“系統性豁免”,當時引入這項豁免的目的是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希臘發放(按如今匯率計算的)逾385億美元貸款。

  但盧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近期的兩起事態也讓國會山改變了主意。第一起是烏克蘭的經濟危機。美國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提出了紓困烏克蘭的方案,以應對莫斯科在該國工業化的東部推波助瀾的衝突。

  盧表示,“在全球持續抱怨美國沒有履行承諾(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停滯)的背景下,”擬定紓困烏克蘭的方案被證明是一項挑戰,“你可以與美國國會議員聊一聊,他們明白這點。”

  第二起事態是中國發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以及歐洲盟友不顧美國反對決定加入,一些分析人士將此歸因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缺乏進展。

  中國是這些改革的巨大受益者,中國的配額(大致上也就是其投票權)將從3.8%升至6%。

  亞投行的創建被視為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由美國支援的機構的主導地位發起挑戰。作為回應,盧表示:“關鍵是要證明這樣一點,即美國在國際金融架構中發揮的作用,仍將處於我們作為世界領導者參與的各種工具的前沿”。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的拖延將帶來永久性損害。論述美元在全球經濟主導地位的著作《美元陷阱》的作者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表示,美國推遲批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損害了美國的可信度、破壞了IMF在新興市場中的正當性,併為中國塑造一個它更喜歡的世界貨幣秩序的努力提供了動力”。

  “推遲批准治理改革所造成的一些損害不會輕易扭轉。”其他人則較為樂觀。

  “這件事晚了5年。不過這至少表明,儘管時間遲了,但我們仍能做成一些事情,”奧巴馬政府前任官員、如今任職于華盛頓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馬修?古德曼表示,“這表明,舊秩序不僅仍相當耐用,還具備很強的適應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