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影響,不止在餐桌

  • 發佈時間:2015-12-21 03:31:3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視點

  中韓、中澳FTA生效,涉及範圍甚廣,首先會讓國內消費者感受到餐桌上的一些變化,接下來會有更深層的産業上的推動和衝擊,再後面會有經濟結構上的傳導和影響。

  昨日,中國與南韓、澳大利亞兩國的共同努力終成正果,中澳、中韓自貿協定(FTA)同日正式生效。生效當天,第一步降稅開始實施,接下來會是每隔一段時間的連續線性關稅直降,直至一二十年後絕大部分稅目降至零關稅為止。兩個協定對中國政府、社會和百姓生活等各個層面的影響,也將漸次浮現。

  自貿協定有利於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優化和升級。以中韓FTA為例,第一步降稅後,韓方將對50%的産品取消關稅,覆蓋自中國進口額的52%;中方將對20%的産品取消關稅,覆蓋自南韓進口額的44%。未來,以當前兩個協定為樣本,中國對外FTA建設有望以新雙邊合作或共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全面展開,會有更多國家或地區與中國在經濟上相互依存、互利共贏。與此同時,對於國內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軌升級而言,國際規則的內化和刺激也經常會起到“清道夫”的作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自貿協定有助於亞太國家間關係擺脫“安全困境”。近年來,由於美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等原因,亞太安全格局的發展一直不夠平穩。作為美國在亞太一北一南兩個重要盟友,南韓和澳大利亞也不得不經常面臨“選邊站”的尷尬。中韓、中澳FTA的簽署和生效,則確立了政經分離、以經促政的合作模式,也有利於從局部到整體、以點帶面地帶動亞太政治氣候的改善,抑制地緣安全矛盾的激化和衝突。

  從談判內容上看,FTA與美國領導的亞太TPP方式之間尚有差距,後者在投資、競爭、政府採購、智慧財産權保護、勞工政策及環境標準等方面確立了更高的標準,代表著國際貿易規則發展的“前沿”。不過,FTA積累的經驗和基礎,恰恰是中國經濟從量到質成長攀升的必經之路。中國在FTA中的付出和收益,也有可能重新吸引一些“匆忙”參與到TPP中的亞太發展中國家,使其重新重視這種更傳統但更“接地氣”的國際經濟合作渠道。

  中韓、中澳FTA生效,涉及範圍甚廣,首先會讓國內消費者感受到餐桌上的一些變化,接下來會有更深層的産業上的推動和衝擊,再後面會有經濟結構上的傳導和影響,甚至對亞太經濟乃至安全格局的發展産生引領作用。所有這一切,都值得細細觀察。

  □史澤華(學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