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商節日加速快遞物流轉型

  • 發佈時間:2015-12-17 02:31: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汪名立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月12日全天,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13億件,比去年‘雙十二’同期增長60%,是今年以來日常處理量的2倍。”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繼“雙十一”之後,快遞業迎來又一輪業務高峰

  我國物流快遞業在電商的帶動下迅速發展,電商的“雙十一”、“黑色星期五”、“雙十二”等購物節日的興起,促使快遞業在不斷接受“爆炸式”業務增長的考驗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阿裏研究院聯合菜鳥網路近日推出的研究報告顯示,“雙十一”等電商節日有效地推動了中國物流行業的轉型,具體體現在基礎設施完善、整體時效提升、物流模式多元化等方面。

  促進物流設施完善

  上述報告指出,“雙十一”是資訊化拉動實體經濟的典型。為了迎戰“雙十一”,物流企業在運力、人力、場地上的投入同比超過50%,拉動了汽車製造、機械製造等諸多實體經濟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數十萬就業崗位。

  今年“雙十一”期間,共有超過220萬快遞員(含臨時工)、30萬倉管分揀人員(含臨時工)、20多萬輛各類車輛(含社會車輛)、7.3萬噸航空運力(腹倉載貨)參與其中,電商物流業日處理能力也提高到了6000萬件/日的水準。

  對電商物流企業而言,每年“雙十一”期間,採購車輛、裝備、材料都是必需的,除社會資源外,自用裝備和人員增量一般在30%~50%之間,這也是為來年提前準備的,因為電商貨量每年以40%~60%的速度增長。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雙十一”將物流業的設備採購提前了。

  平均遞送時效提高

  平均來看,今年“雙十一”的遞送時間比去年快了14.7個小時。如果將4.67億個包裹加總,其節省的時間為78萬年。

  阿裏研究院物流專家粟日分析稱,這是由於電商供應鏈協調,預期穩定的結果。從數據上看,今年“雙十一”明顯特點是攬收和簽收高峰的提前。2014年的攬收高峰在11月12日,而今年在11月11日當天,這與菜鳥網路聯合快遞企業及大商家組織提前攬貨有關,極大提高了整體物流效率。

  攬收的提前量為後來的配送騰出了資源。截至11月17日,已有超過90%的“雙十一”包裹完成了攬收。去年“雙十一”的簽收高峰是在11月18日,今年則提前到了16日。由此可見,電商與物流數據互通是極為重要的,菜鳥起到了關鍵節點的作用。

  國際物流企業獻力

  與以往以快遞業為主不同,今年“雙十一”倉配物流、跨境物流、村淘物流等模式全面參與,越來越多的新業態、新主體加入“雙十一”物流生態,如落地配企業有2家進入物流規模前20位,中國郵政、蘇寧物流也出現在前20位名單中。菜鳥倉配首次發力“雙十一”,平均時效為56小時。

  國際化是今年“雙十一”物流的一大特點,隨著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的加入,電商物流亦成為全球話題。在菜鳥網路的資源整合下,更多的跨境物流合作夥伴參與到“雙十一”活動中來,如比利時郵政、德國郵政、法國郵政、新加坡郵政、俄羅斯郵政等,中外運英郵專線、中外運西郵專線等各類專線,DHL,UPS等國際快遞業巨頭,燕文等國內合作夥伴等也參與其中。“雙十一”出口物流規模前20位國家中,就有13個是歐洲國家,佔65%,絕大部分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跨境電商物流陸路運輸與邊境倉、保稅倉的比重將會增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