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等待“靴子”落地 期指再陷縮量盤局

  • 發佈時間:2015-12-11 01:00: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國泰君安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所 毛磊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上週五以來,股指期貨延續震蕩,呈現上下兩難格局,成交小幅回落。消息面上,人民幣貶值、A股註冊製成為市場擔憂的主要因素,而基本面的利多尚未落地,增量資金入市邏輯尚不清晰。

  近期,人民幣在岸及離岸匯率連續出現貶值,資本外流擔憂增加。人民幣貶值受兩方面影響,首先,自上月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後,市場認為央行維持強勢人民幣的動力減弱;其次,本週二公佈的進出口數據不佳,官方外匯儲備數據經過10月階段性回升後,11月又大幅下降872億美元至3.4萬億美元,僅次於“811匯改”當月的下降940億美元,降幅超出市場預期。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不利於資本市場走穩。但從趨勢上看,目前人民幣並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在下周美聯儲公佈利率決議前夕,美元指數已經觸頂回落,自月初的高點回落近3%,大大減輕了人民幣走弱的壓力。此外,人民幣若持續貶值亦不符合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後期央行著手穩定匯市的概率在提升。

  週三,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調整證券法註冊制有關規定,A股註冊制時間表首度確定。隨後證監會微網志表示,註冊制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一步到位,對新股發行節奏和價格不會一下子放開。可見,我國的註冊制改革與市場理解的發達國家的註冊制具有明顯不同,將緩解發行量劇增和發行價過高對市場帶來的巨大壓力,未來打新收益亦值得期待。因此市場應破除傳統上註冊制是利空的思維模式,積極關注其中的正面信號。

  此前我們提到,藍籌股持續走強,僅靠場內資金存量博弈並無可能性。而目前從數據上看,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週報顯示,上周(11月30日至12月4日)中國股市新增投資者數量為33.98萬,環比下降6%。投保基金數據顯示,同期證券保證金凈流入3093億元,流入規模較前一週的467億元大幅擴大,並創6月29日當周以來新高。不過扣除因打新流入的資金外,增量資金流入並不明顯。

  不過,在二級市場上,部分産業資本“搶籌”的個案持續出現。萬科12月8日公告稱,截至7日安邦保險持有公司普通股股票佔比達5%。同一天,同仁堂金風科技公告稱,截至8日安邦保險持有公司股份達總股本5%。而遠洋地産7日公告稱,安邦耗資78億港元拿下了港股遠洋地産20.5%權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此外,8日浦發銀行公告稱,生命人壽經過四次增持,已持有股份佔公司普通股A股總股本的20%。在資産配置荒的大背景下,以險資為代表的增量資金,選擇地産産業鏈以及價值股作為切入點,對資本市場的風格切換而言,具有重要的風向標作用。

  整體來看,近期市場雖有利空擾動,但利空強度及持續性有限。而基本面諸如宏觀數據尚在公佈期,市場廣泛期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尚未有進一步消息,增量資金入市邏輯尚不清晰。後期市場伴隨基本面“靴子”落地,若利多超預期,期指重心有望抬高;否則將繼續在當前點位延續震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