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狠抓政策落地 促外貿提質增效

  • 發佈時間:2015-12-10 21:30:3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我國進、出口延續“雙降”態勢,但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疊加背景下,取得當前成績已屬不易。在外貿寒冬面前,政策在發力,企業在努力。未來商務部將加快落實已出臺的政策措施,為明年外貿開好局。

  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11月進出口數據,我國進、出口仍呈“雙降”態勢,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王東堂12月10日在接受國際商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內投資放緩、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交織,使得今年外貿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取得當前成績已實屬不易。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各部門、各地方,繼續緊緊圍繞外貿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總體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政策落地,提振企業信心,為明年外貿開局打好基礎。

  成績來之不易

  對於當前外貿形勢,王東堂用“極其困難”來形容。

  據王東堂介紹,商務部在對70個重點行業、6000家企業和80種重點進口商品跟蹤分析的基礎上,近期又赴廣東、浙江等重點省市調研督查,地方和企業普遍反映,今年形勢比2009年金融爆發危機時更困難。

  “2009年主要難在外需不振,今年不僅外需疲軟,而且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交織。”王東堂説。

  一是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世界貿易連續3年低於世界經濟增速,前9個月創下30年最大降幅(除2009年外),全球70個主要經濟體進口全部負增長。二是人民幣升值制約出口。去年1月至今年10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9.3%,人民幣對歐元、日元、英鎊、澳元、盧布分別升值15.1%、8.8%、3.5%、21.3%、91.8%。三是土地、物流等要素成本持續上升,今年已有21個地區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為13.3%。據估算,近年來産業向外轉移減少我國出口約950億美元。四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王東堂認為,在極其困難的形勢下,今年外貿發展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出臺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得益於各部門、各地方狠抓政策落實、有效提振信心,得益於廣大企業艱苦努力開拓國際市場。

  工作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已出臺7個支援外貿發展的政策文件。商務部也會同相關部門落實提高貿易便利化水準、清理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等六項措施。

  王東堂説,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情況總體良好,雖然增速在下降,但出口仍好于主要經濟體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佔全球市場的份額穩中有升;進口增長的品質和效益也明顯提升。

  此外,王東堂表示,尤為可喜的是,外貿結構調整趨勢向好,企業轉型升級的意願增強,外貿發展的新動能正在積聚,對外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

  下一步,商務部將把穩增長、調結構、保份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落實國務院已出臺的政策措施並擴大政策效應,著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提振企業信心,為明年外貿開局打好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