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醫療資源配置更科學

  • 發佈時間:2015-12-08 05:28: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網際網路+分級診療”制度正在加快推開,既能夠讓大城市、大醫院的優質資源下沉,也可以提高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

  用手機關注醫院的微信公眾號後,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預約掛號、查詢化驗結果等;通過線上視頻,請名醫遠端問診看病等等……這些人們已漸漸熟悉的事實無不説明,網際網路正在改變醫療服務的理念、模式、技術和方法。

  在日前由益醫生主辦的“網際網路+分級診療”論壇上,國家衛計委醫療服務管理指導中心副主任高學成表示,分級診療是要解決醫療資源配置的問題,現在的優質醫療資源過多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網際網路+分級診療”,一方面要讓優質資源下沉,為基層、農村、邊遠等地區人民服務,另一方面則要提高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包括縣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副中心服務站等。

  資訊互通實現資源流動

  “醫改後,我國診療量大幅增加。”國家衛計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姚建紅介紹説,“據統計,到2014年底,我國的診療量已超過76億人次,相當於一年每個老百姓到醫院5至6次”。

  然而,看病難、看病貴是不容回避的沉重現實,雖然大醫院人滿為患,但小醫院總是門可羅雀。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指出,分級診療制度是科學合理利用現有醫療資源、有效分流就醫人群的舉措,而網際網路能實現醫療數據共用、資訊互聯互通,有助於推動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

  對此,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吳建新深有感觸。他介紹説,兒研所去年門診量超過了210萬,雖然只有400張床位,但是住院人數卻超過了2.5萬,手術也接近8000例。這正是得益於兒研所從2012年就啟動的兒童區域性分級診療制度,以兒研所為中心包括12家各類醫療機構,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個兒童健康醫聯體。吳建新表示,未來將在醫聯體內實行雙向轉診制度,推動各成員單位通過網路和遠端會診中心開展遠端會診。

  網際網路拓展了醫患的公共空間,改變了患者參與醫患互動的模式。網路技術和醫療服務的有機整合,為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帶來了希望。

  “網際網路能把資深專家的經驗和年輕醫生的時間相融合,提高醫療服務能力,讓患者就近就醫,從而真正實現分級診療。”吳建新透露,下一步要利用網際網路平臺與區兒科醫療衛生機構實現點對點的對接,充分發揮兒科醫聯體的作用,參照兒科常見病的分級診療指南,完善兒童疾病的分級診療和服務網路,通過基層醫生的初步診斷,將患者盲目掛號的模式變成規範的定向轉診模式,利用資訊化手段促進醫療資源的縱向流動。

  數據共用提升醫療品質

  北京佑安醫院腫瘤肝膽微創介入中心主任鄭加生坦言,網際網路醫療可以讓醫生掌握先進的治療理念和知識。現在很多的病種,尤其是精準微創醫學,是醫學領域顛覆性、革命的治療模式。“就像打仗,如果説以前我們打仗是用槍炮子彈,現在則是精確的影像引導,從而實現精準的定點清除。”鄭加生形象地比喻説。

  對此,益醫生CEO姜丹斐也表示,將充分運用全國分級診療共用平臺,收集整理國內外優秀的分級診療案例,予以推廣和應用,並通過社區醫生與醫療專家互動的形式,建立患者醫療健康檔案。

  網際網路大數據有助於提高醫療服務品質。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綜合評價處副調研員王樂陳表示,如今,哪些醫療機構好,哪些醫院的專科好,哪些專科的大夫好,都有大數據共用和評價,這是網際網路醫療的重要方向。王樂陳説,“我們在全國有垂直的檢測系統,可以看到醫院感染的事故等,這有利於保障患者安全。借助網際網路技術,通過對就診流程、就診體驗等醫療品質數據的分析,可以提高醫療安全水準”。

  對此,北京市衛計委公共衛生資訊中心主任張文中指出,分級診療的基礎是實現資訊共用、互聯互通,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援,為老百姓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更加便捷的資訊化手段。

  多方協同加強監管

  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資訊化是衛生發展中重要的基礎和抓手,也是引導衛生就醫秩序新的手段和方向。”張文中表示,按照《意見》,到2017年底,分級診療資訊化要實現幾個重要指標,一是參加分級診療的試點區域內,能夠實現遠端會診的要超過50%,二是二、三級醫院要全部達到雙向轉診互聯互通的管理要求,三是不少於80%的社區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要有分級診療系統。

  “這對資訊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張文中坦言,推進分級診療不是衛生系統能單獨做到的,不僅要三醫聯動,還需要多部委協同合作。

  網際網路醫療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移動醫療平臺也因此成為當下最受資金追逐的熱門領域之一,益醫生日前就獲得了3000萬元A輪融資。姚建紅指出,網際網路為醫療提供技術服務,技術本身必須加以規範,因為醫療涉及生命健康,必須要嚴格監管。此外還要考慮資訊安全和數據泄密等問題,加強資訊監管。高學成也表示,要把品質、安全作為“網際網路+”分級診療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把品質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患者為中心來完成醫療活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