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影視基地遍地開花數千家 紅紅火火沒幾個

  • 發佈時間:2015-12-07 07:4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康瓊艷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下,隨著文化産業在國民經濟中作用和地位不斷上升,影視行業的發展逐漸成為文化産業整體發展中表現最為搶眼的一抹亮色。近年來,在諸多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各路資本紛紛涌入,攪動著影視市場的一池春水。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佈的數據,2015年上半年我國電影票房高達203.63億元,僅用半年時間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2/3。

  影視行業持續升溫的背後,是影視基地建設的高歌猛進。從1987年央視無錫影視基地建設算起,不到30年間,全國各地競相興建影視城、影視基地和影視主題公園,大大小小的基地園區總量已有數千家。這其中涌現出了諸如中影(懷柔)影視基地、浙江橫店影視城、上海影視樂園等一批較為成功的産業園區,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大部分基地的運營狀況並不樂觀,如何破解這一困境是多數影視基地面臨的一大難題。

  好現象:

  産業集聚,探索多元運營模式

  隨著我國影視行業的不斷成熟,目前已形成包含劇本創作、拍攝製作、宣傳行銷、播出發行和衍生品開發的完整産業鏈。在此背景下,影視基地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單純地提供場景,而是向産業各個環節延伸,即影視基地不僅要著力於為影視劇作品的生産製作提供全面服務,如道具、服裝、影視器材和群眾演員等,更開始在發行渠道、金融服務、企業註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影視基地要發揮産業集聚效應,首先要將大量專業化的影視機構,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等從業者,影視投資、版權中心等産業主體在物理空間上集聚。在此基礎上,仲介機構、法務諮詢和公共服務機構的加入,將更有利於基地在資訊、人才、資本等方面的高效流動,同時最大程度降低合作的成本。

  以中影(懷柔)影視基地為例,它通過吸引政府文化創意産業的專項資金,建立起了包含影視設備租賃、影視後期製作、專業技術服務、展示傳播平臺、影視版權交易、影視旅遊、數字存儲、教育培訓等多個服務門類的電影産業鏈,同時還帶動了周邊區域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行業的發展。隨著基地産業集聚優勢的顯現,其號召力也不斷提升,目前近400家上下游企業入駐,徹底打破了傳統影視基地功能服務單一、盈利能力不足的發展瓶頸,實現了電影産業個環節的有效集聚。

  大問題:

  沒有規劃先行,重復性建設多

  作為一種與文化、旅遊和城市建設相結合的産物,影視基地的建設正在急速擴張。由於大部分影視基地在建設之初就缺乏明確的定位和完整的發展模式,尤其在如何運用當地資源發揮自身特色方面缺少切實可行的計劃,因而出現了不少影視基地內的人造景觀和基礎設施高度雷同的現象。隨著近年來古裝劇、穿越劇的流行,很多影視基地紛紛興建大量倣古建築,從春秋到秦漢,從唐宋到民國,不一而足。尤其是熱門的“三國城”“漢唐街”“明清樓”等場景,更是供給遠遠地超過了需求。

  事實上,低水準的重復建設是國內影視基地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既造成了大量資金和土地資源的浪費,也將整個行業帶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泥潭,對影視行業的整體發展頗為不利。這就要求政府在影視基地的規劃和論證方面提前做足功課。一方面,要以嚴謹的調研為基礎,基於當地的文化稟賦和特色,對影視基地進行準確的定位;另一方面,要全面評估當地的産業基礎、資金能力、人才儲備和技術水準等關鍵性要素,以完整的發展模式為支撐,為基地的發展制定短中長期規劃,從而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影視基地的建設時間跨度大、轉換成本高,盲目投資和倉促開工都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新思路:

  文化為魂,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激烈的競爭中,走差異化道路、打特色牌是在眾多影視基地中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現如今,很多影視基地片面追求建築形式的多樣化,不知不覺走上了“大而全”的路子。然而高投入未必能換來高收益,很多建成的場景全年接待的攝製組數量屈指可數,偌大的宮殿儼然成為了擺設。可以説,這樣的發展方式只學到了影視基地的“形”,而忽略了以文化內涵為根基的影視基地的“神”。

  影視基地作為一種跨越時空的虛擬生活場景,其核心是某一時代獨特文化的固化與再現,這種文化的魅力是保持影視基地生命力持久不衰的最重要因素。在我國“十大影視基地”中,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是唯一一個坐落于西北地區的影視基地,被稱為“中國一絕”。在這裡,當地人的生産生活方式得到再現,獨具地方特色的風俗文化隨之傳承下來。通過對荒涼地貌和殘留古堡的文化包裝和藝術提升,這座西北小鎮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影視劇拍攝基地,而是一座中國古代西北地區勞動人民的流動的場景博物館。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文化魅力,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吸引著大量西北和農村題材的劇組在此取景,也激起了很多文學青年的嚮往。

  沒有歷史文化積澱的景點設施很難保持長期的吸引力。影視基地的發展要跳出對建築場景“形”的模倣,而是要站在對歷史文化的精髓再現的思維高度來經營,用傳承歷史精神的眼光來佈局影視基地的未來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