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煤炭業尋機網際網路+突圍 煤炭電商仍需時間耕耘

  • 發佈時間:2015-12-07 07: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煤炭業尋機“網際網路+”突圍

  ⊙見習記者 金嘉捷 ○編輯 穀子

  在行業寒冬之際,大宗商品在不斷尋求突圍新路子。

  在上週五的2016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業內各界以“網際網路+煤炭”為主題,對市場戰略的轉型升級展開討論,挖掘“網際網路+”契機下的行業突圍新模式。

  “目前火電利潤正在面臨下降,但未來勢必會回升,轉捩點在於火電能夠提供市場中非常緊缺的調峰、儲備等輔助作用,這就對煤電有了新的定位,未來‘煤-發電-售電’的垂直化一體經營是全新的行業整合方式。” 清華大學電機係副教授、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院長助理陳啟鑫在會上指出了行業寒冬突圍的新路子,未來,傳統火電機組將由原先以提供能量為主,轉變為以提供輔助服務為主的盈利模式。

  “網際網路+”的概念不僅僅局限于目前流行的電商平臺,還將滲透入行業全産業鏈,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深度融合。陳啟鑫表示,以此為契機將推動煤炭企業的清潔利用、低碳環保,挖掘煤炭企業的運營精細化效率,催生資訊服務、金融服務、物流服務全方位商業模式變革,需求側和供應側的資源高效匹配、互聯互通,能源大數據的新應用和新業態等。

  對於煤炭企業而言,與網際網路結合將實現傳統能源企業重資産的輕資産化管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岩指出,煤炭行業的輕資産意味著客戶驅動的碳管理,在消費端進行碳排放管理,在流通端搭建電商平臺,在生産端壓縮成本,同時提供碳交易平臺、金融、大數據等衍生服務。

  “網際網路+”煤炭最終將成為整個能源生態圈的一部分,形成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資訊互通共用、全産業智慧化運營的能源網際網路。

  隨著能源交易從買方市場步入賣方市場,為下游企業提供以客戶為導向的專業服務成為煤炭電商競爭的熱點。“煤炭市場最大痛點在於供應鏈環節。”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總經理溫琳告訴記者,“目前物流佔到煤炭成本的60%,資訊不對稱導致整個物流成本高,如何提供第四方的智慧物流,是對煤炭大宗商品在網際網路上實現的重要一環。”

  在12月4日舉辦的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上線交易啟動儀式上, 興業銀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 、包商銀行成為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的合作銀行,提供了總計420億元的2016年度供應鏈金融服務。與此同時,包括神華集團在內的幾大上游重點客戶也簽訂合約,2016年度擬上線雙邊交易總量2.16億噸,交易總額達280億元。

  眼下,全國各個煤炭交易中心都在搶佔網際網路平臺的新市場。

  “網際網路+”風口下,煤炭電商已經不是新鮮詞。但問及用戶體驗時,一位煤企銷售業內人士對記者笑言,市場上還沒有一家真正能做好的平臺。煤炭企業要想從這片方興未艾的市場熱土中突圍,還需要更多時間耕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