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水安全面臨四個方面挑戰
- 發佈時間:2015-12-04 01:00: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村飲水安全是世界性問題。全球約有6億多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發展中國家80%疾病與飲水直接相關。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受自然、社會條件制約,城鄉二元化發展,飲水安全問題非常嚴重。”水利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所副所長胡孟在3日舉行的飲用水安全智慧解決方案高峰論壇上指出,我國水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是每人平均水資源只佔全球每人平均的28%,而且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均衡。另外,還存在污染問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當前的水問題形勢比較嚴峻,安全保障面臨著很大挑戰。
據胡孟介紹,政府在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和飲水不安全問題方面高度重視,進入21世紀以來,先後實施農村飲水解困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胡孟指出,2011年底,我國農村供水工程5887萬處,供水人口8.12億人;集中供水工程92.25萬處,供水人口5.49億人;分散供水工程5795.21萬處,供水人口2.63億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62%,2015年預計能達到75%。2005年以來,解決了5.2億農村居民和4700多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預計到2015年底全國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將提高到80%以上,自來水普及率將達到75%。
不過,胡孟在充分肯定農村用水取得的主要成效的同時,還指出了目前主要存在的四方面問題和挑戰:首先,部分工程供水保障程度不高:部分早期工程建設標準偏低;部分工程水源條件變化;部分工程供水規模偏小,保障能力偏低。其次,供水水質保障能力偏低: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相對薄弱;部分工程沒有配備凈化、消毒、水質檢測設施設備,仍有部分群眾受傳統飲水習慣影響;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和技術水準不高。此外,工程長效運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少部分縣未建立縣級工程建設管理機構;不少地方工程運作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農村水價普遍低於全成本水價,部分低於運作成本、少數不收水費。最後,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對農村供水提出新要求。
據了解,我國國情、水情、區情及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決定了我國解決農村飲水問題的複雜性、長期性、艱巨性。
胡孟表示,我國國情決定了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的長期性。首先,我國仍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農村供水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其次,我國農村供水事業剛剛起步,縮小與發達國家供水水準的差距是一個長期過程。第三,農村飲水水源保護難度大、工程規模小、建設標準低、技術力量薄弱、管理難度大,達到城市供水標準還需要較長時間。第四,農村供水短期達到發達國家或城市供水水準既不現實、也不可能,條件也不許可;但也不能發展太慢,必須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
對此,胡孟建議,首先,目前國家正在開展“十三五”農村飲水鞏固提升的編制工作,主要提升水源工程,水廠建設,管網等三大工程,包括能力建設。我們要提升“四率”,第一是供水保證率,第二是水質合格率,第三是集中供水率,第四是自來水普及率。圍繞“四率”要實現“四化”,第一是城鄉供水一體化,第二是集中供水規模化,第三是工程建設標準化,第四是運作管理市場化。
第二,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制。強化地方建管職責,落實責任制,加強領導,增加投入。
第三,創新機制體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對所有縣裏要建立水質檢測中心,同時對水廠建立水廠化驗室。二是實施自動化監控,實現高效、精細化監管。三是應急供水,做好應急預案,建立應急隊伍,儲備應急物資,準備應急水源。在機制上,以國家層面出臺供水管理辦法,對農村供水的屬性進行定位。成立供水專管機構,建設投資融資,建立水源保護制度。健全水價形成機制。建立財政補貼機制,基層管理體系方面要建立多級的管理體系。
第四,加大科技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通過技術創新,加強區域性水質保障,例如區域性的氟超標水處理;二是加強水源的保護和配置;三是建立工程長效運作機制;四是建立應急供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