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中小微企業苦對大把好文件
- 發佈時間:2015-11-26 11:29:1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現在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文件很多,但大都是‘下求上’,不如直接降稅減費降低企業負擔。”蘇州旭越塑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旗向記者坦言:“像我們這些小企業主只顧埋頭幹活,無暇去找對口的支援文件。”
周旗的話初聽讓人詫異:竟為支援政策文件多而煩惱!但仔細一盤算,他的話有一定代表性——
記者在江蘇、江西等地採訪時,一些中小微企業家們反映:當前有不少支援政策文件,但必須要花大時間去研究、對接、申請,他們普遍渴盼能刪繁就簡,轉化為減稅等普惠性的政策。
當前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有多少?蘇州市經信委算了這樣一筆賬:僅2010年以來,各層級出臺支援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文件就超過185個。
蘇州經信委中小微企業處處長王衛一説,他們認真梳理後竟發現:國家級層面有8個,相關部委層級有61個;本省內和省相關部門出臺了41個,市級文件有27個……文件頁碼總計超過1500頁。
王衛一説,中小企業家們知道有很多優惠政策,但能分得清類別、能享受哪類政策的卻不多,能充分了解執行部門及其程式的也不多,而能夠全面掌握、主動爭取落實政策的也不多。
在採訪中,有企業家指出,初創的小微企業總共才幾個人,哪有時間分心去研究這1500頁的文件?何況有些是以文件來落實文件,表態重於實質。
“商場如戰場,企業家們時間緊張,需要的是真正幹貨。”王衛一説,當地經信委花了大氣力從這1500頁的文件中,梳理出了較大含金量、具有可操作性的14條政策幹貨,做了一個“口袋本”,以便於企業家去理解和申報。
業內人士表示,此類現象在全國具有普遍性,儘管支援政策林林總總,但落實效率並不高,政策效果大打折扣。而其中的資金扶持、各類補貼等政策幹貨,又分散在工業、科技、農業、智慧財産權等諸多部門中,各部門各抓一攤,但核心大都有一條:必須企業到府申報,走流程,才能得到陽光雨露。
“政策握在手,就靠你來求。”有企業家如此向記者反映,就是花時間研究透了,但那麼多部門,企業咋能一一知曉和申請去跑?這種支援,變相成了一種“恩賜”,企業去爭取的積極性自然不高。
蘇州市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周治鋼説,如此現象就存在著資訊不對稱狀態。中小微企業面廣量大,尤其是初創企業很不容易得到扶持政策資訊。“作為政府部門來説,需要進一步加強服務的主動性。”
江西省紅杜鵑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經理涂擁軍説,政府的確出臺制定了培訓補貼、社保補貼、小額貸款等不少支援政策,但需要各種各樣的申請證明,往往會陷入“政策怪圈”。
她舉例説,紅杜鵑公司想申請一個可享受貼息貸款的就業促進基地,但相關部門要求其招工範圍內70%的人擁有失業證才行,但這些被招工的人,大多因學歷低不了解情況過去並沒辦失業證,現在因被紅杜鵑招工了又無法補辦失業證。“這樣一來,大家便無可奈何!”
周旗回憶其創業歷程頗為感慨:“公司2012年開門生産,全年營業額不到200萬元,整體處於虧損,但還交了15萬元的稅。”當年因無法取得貸款進行設備升級,他咬牙把自己一套房子賣掉。“太多的支援政策環節繁雜,其實是種煩惱,直接減稅降費比啥都管用!”
目前,中小微企業對我國GDP貢獻率超過65%,吸收了75%以上的就業人員,中小微企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必須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環境。
更加直接降低負擔,政府部門更加主動靠前提供服務——記者在基層採訪中了解到,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這是當前中小微企業家的普遍心聲。令人鼓舞的是,“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已明確提出,要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清理和規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司長徐林在解讀“供給側改革”時也明確指出,當前企業成本偏高,交易性成本、各種稅費等成本偏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這樣企業做事會更容易。
蘇州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現在有必要整合各種支援資源,搭建好扶持平臺,提高服務效率,才能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為中國經濟發展助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