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愛搗騰的“創客”搞了個“鳥巢垂直農場”

  • 發佈時間:2015-11-23 06:35:14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省農博會上新辟了一個“農創客”館

  一座鳥巢狀的蔬菜大棚讓參觀者大開眼界

  愛搗騰的“創客”搞了個“鳥巢垂直農場”

  杭城已有600多會員吃上了“鳥巢”生産的蔬菜

  □通訊員 高曉曉 本報記者 洪慧敏

  “鳥巢!哦,原來是個蔬菜大棚!”在昨天舉行的省農博會上,一些杭城市民進入“農創客”館時,不禁好奇地叫起來。這個呈鳥巢狀的蔬菜大棚,叫“鳥巢垂直農場”。它的主人是浙江駿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梁駿。

  梁駿自豪地告訴記者,“當下,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我們自己開發的‘鳥巢垂直農場’可以通過立體栽培模式,節約土地資源。一畝地可以當成8畝地來用,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倍;而所需的灌溉用水只需平常的1/10;另外,還可以避免重金屬等農殘污染。”

  憑藉“鳥巢垂直農場”,37歲的梁駿被評為我省首屆十佳“農創客”。作為大學生“農創客”代表之一,梁駿的浙江駿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日前獲得了省農信社授信300萬元。

  “鳥巢”農場堪稱目前國內最大的創意型蔬菜生産設施園

  在省農博會的“農創客”館,一個佔地近一平方米的“鳥巢”模型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圍觀。梁駿站在一旁,耐心地向大家解釋,“這個是我家農場的模型。歡迎大家來我們的農場休閒觀光,來品嘗我們在‘鳥巢’裏種的蔬菜。”

  真實的“鳥巢垂直農場”位於上虞,佔地3650平方米,栽培面積達2.8萬平方米。據介紹,這個半圓型大棚沒有一根立柱,採用立體垂直無土栽培模式。它是浙江大學專家設計建造的,“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任何遮光體,而且因為總體積較大,冬季棚內的邊際溫度損失率比一般單體大棚要小得多。”

  “鳥巢垂直農場”的“身高”約24.5米,分為5層,每層約4米高。“靠近地面的第一層,我們種植綠色的羽衣甘藍,第二層種的是紫色的紫背天葵,第三層種的是黃色的富貴菜,第四層種的是紅色的紅甜菜,第五層是拇指西瓜、五彩番茄等瓜果。”

  為了給蔬菜瓜果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鳥巢垂直農場”裏還安裝了溫控系統,可以調控大棚裏的溫度、濕度等,“當霧培系統裏的數據達到啟動數值的時候,霧化系統就會自動把噴霧系統打開,這時帶有營養液的霧就會噴到蔬菜瓜果的根系上。這樣種植出來的蔬菜可以實現零污染。”

  怎麼會萌生搞“鳥巢垂直農場”的念頭?梁駿扶了扶眼鏡,笑了:“七八年前,一個朋友發給我一個英國農莊圖片,長得像鳥巢。我看後很動心,就一心想做這種類似的農場。”

  2012年,梁駿四處打聽後,找到了浙大設計院的一位水準很高的工程師,拿到了設計圖紙。2013年9月,梁駿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投入建設“鳥巢垂直農場”。2014年7月“鳥巢垂直農場”建成,不久後投入使用。至今,鳥巢農莊已經投入使用一年多時間了。

  紹興市農業局産業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無土栽培是一種正在推廣應用的新技術,能夠節約部分翻地、播種、育苗的生産成本和人工成本。梁駿的“鳥巢”蔬菜大棚,從觀光農業的角度開發,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複式栽培理念,很有推廣的價值。

  梁駿自豪地説,他們的鳥巢垂直農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創意型蔬菜生産設施園。

  “鳥巢”已收割約120噸蔬菜,“特供”杭城600多名會員

  外觀形狀獨特,“鳥巢垂直農場”的生産能力如何?梁駿説,從單畝産量來看,“鳥巢垂直農場”跟一般大棚蔬菜生産能力是一樣的,比如一畝普通大棚能産900斤毛毛菜,那麼在鳥巢農場的一畝地上也同樣是900斤。但是,“鳥巢垂直農場”是往天空“長”上去的,可以搭建三層、四層,五層……每增加一層就相當於多了一個大棚。

  “我們核算過,土地利用率能提高8倍。”梁駿告訴記者,“我們的‘鳥巢垂直農場’建成至今約一年多時間,前後大約總共收割了120噸蔬菜,包括甘藍、番茄等”。

  這120噸蔬菜,大部分都特供給了杭城市民。梁駿的農場已經在杭州發展了600多名會員。杭州市民夏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説:“我們就吃‘鳥巢垂直農場’內種出來的蔬菜,駿豐公司幫我們配送到府的。節假日我還曾帶上家人、朋友一起去過上虞的‘鳥巢’,看看蔬菜怎麼生長的,親手採摘蔬果……非常開心。”

  不過,想成為鳥巢農場的特供會員可是要花費不菲的“買菜錢”的。600多名會員大部分是杭城收入較高的白領或金領以上群體。“最貴的會員費用一年要9.8萬元,最便宜的一年要3.6萬元。”梁駿告訴記者,一年365天,農場每天都會把蔬菜、肉類等配送到府。

  除了收取會員費用,梁駿還在“鳥巢垂直農場”內搞起了休閒觀光農業,“我們收取門票,每人每次39元。近半年我們已經接待了大約3萬人次。對觀光的客流量,我們還是比較滿意的”。

  名氣做出來了,杭州一些高檔酒店也來找梁駿,請他配送在“鳥巢”裏種出來的特供蔬菜。

  曾經多次創業

  最終決定回家種地做“新農人”

  儘管獲得了一定的市場認可,但梁駿坦言現在投入産出還沒有實現收支平衡,“至今約做了一年,我估算‘鳥巢’農場帶來的種植、休閒等所有經濟收益共計200多萬元,估計三四年左右才可以拿回投資”。

  不過,梁駿對自己經營的“鳥巢垂直農場”和所投身的農業産業頗有信心。“我們就是農業的未來。”他感慨地説,“雖然在農業這個行業裏奮鬥了8年,但是看著現在的駿豐農業,我覺得這8年是值得的。我也會繼續堅持第二個8年,第三個8年……”

  今年37歲的梁駿絕對算得上創業經驗豐富,閱歷資深。當年,因和父親賭氣,大學4年,他打臨工、擺地攤、賣羊肉串……愣是靠自己打工所得自給自足。

  2000年畢業後,梁駿孤身一人去了傳説中遍地黃金的廣州,輾轉半個月,身上只剩16.8元。為維持生計,他進紅木傢具廠做學徒工,花了1年多時間學完了所有的工序,還做上了設計師。有8個月,他白天上班,晚上幹私活,每天只睡4小時,積攢了一筆資金。後來,他又嘗試過各種各樣的行業:開網吧、保齡球館、飯店、工廠,加盟“饞嘴鴨”,做西服代理等等。

  2006年,在母親的再三呼喚下,梁駿回到了杭州,繼續開店。2008年,梁駿回到上虞老家,無意間看到了關於特色蔬菜瓜果的資訊,再看看老家雜草叢生的田地,找到了人生的最終方向——“回家種地”。

  説幹就幹,他用4個月時間跑了5萬多公里,考察當時剛剛興起的特種蔬菜行業。2009年,他成立了上虞市駿達蔬菜專業合作社,正式開始進入農業行業,並從當年下半年開始,他陸續引進特種蔬菜品種。

  但是,特色蔬菜賣給誰呢?“最初,特色蔬菜投放到杭州市場,看的人很多,接受的人很少。像黃秋葵在當時也沒多少人吃。於是就和酒店合作,免費為他們提供特色蔬菜作為菜品。差不多兩個禮拜,效果就很不錯。”梁駿説。

  2012年,梁駿成立浙江駿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繼續種植冰草、甘藍等特種蔬菜。2013年又成立駿豐農業特色果蔬精品園,致力於形成研發種植、技術推廣、科普教育、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産業模式。

  而建設和經營“鳥巢垂直農場”,讓他意識到,“自己將憑此可能在農業特種種植領域攀上行業的‘高峰’”。

  “鳥巢”被颱風吹折了腰

  重建最大的困難就是“融資”

  不過,眼下還有不少困難需要克服。今年7月來的一場颱風,把“鳥巢垂直農場”吹得有點“折了腰”。梁駿形容説,“農場從一個平面,被吹成了一個凹面。”

  倔強的梁駿,眼下正著手重建一個更好、更堅固的“鳥巢垂直農場”。“一旦重建完工後,‘鳥巢垂直農場’將比原來提升一個層次,比如更為牢固的陽光板會代替原來的進口的塑膠薄膜。”

  目前的重建過程中,梁駿也碰到了一些難題。其中,資金就是橫亙在梁駿面前的最大“坎”。

  雖然梁駿向銀行貸了款,也獲得省農信社的授信,又去向親朋好友籌集了一些資金,但資金“缺口”還不少。梁駿説:“現在至少還缺200萬元。如果誰願意投資我們,我們直接可以給他一定的股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