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械化富了種橘人

  • 發佈時間:2015-11-19 07:52:0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種柑橘快30年了,現在趕上了好時代,連我的橘園裏都建起了‘輕軌’,運輸、修剪、噴灌、施肥、噴藥、産後加工等都是機械化,可是嘗到了‘甜頭’!”每每和人談起他的“高科技”橘園,湖北宜昌夷陵區鴉鵲嶺鎮金銀崗柑橘示範場的承包經營大戶陳家榮都會樂得合不攏嘴。

  今年63歲的陳家榮從1988年就開始種植柑橘,算得上是種柑能手,如今他承包著柑橘示範場的15畝橘園。雖然今年是“小年”,但據他估計仍有6萬多斤的産量,“就按現在1塊錢一斤算,收入也有6萬多塊錢。”陳家榮頗為自豪地説。

  這6萬當然不是純利潤,還要扣除農藥、化肥和人工等費用。不過陳家榮一點都不擔心,“我的橘園都是機械化,這些花不了幾個錢。”

  在他的橘園裏,記者看到,一條條專用軌道依山就勢而建,兩條深槽、一輛裝了滾輪的推車,還有專用的操作機房。陳家榮作了演示,只需輕輕按動開關,千斤左右的柑橘便能順利下山,省時省力。同樣,一些生産資料如化肥、農藥、生産工具等也可通過這些軌道車運送至田間地頭。

  據了解,這套軌道運輸車是利用國家農業補貼項目資金所建,橘農不花任何費用。這種運輸車具有投入少、操作簡單、節約能源、方便實用等優點,既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當地農民歡迎。

  陳家榮還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以前採果全靠肩挑背馱,人工費相應也高,那時的採果費是一角五一斤,現在有了運輸車,就只要一角錢一斤了。以前每人每天最多挑30趟,每趟最多挑100斤,現在一車就可以運送1000斤。如果按平均每年10萬斤計算的話,光采摘運輸費這一項,我就可以節省1萬多元。”陳家榮説,除了自己的橘園,軌道車還可以服務於周邊的農戶,用於運送生産資料。

  橘園不僅實現了運輸機械化,機械化修剪同樣得到了充分運用。“過去我一人一天也才能修剪完一畝橘樹,我和兒子兩個人全部修剪完要耗時半個月!現在機械修剪就簡單多了,一棵樹一分半鐘就輕鬆搞定。”陳家榮的臉上笑開了花。

  在鴉鵲嶺鎮金銀崗柑橘示範場,技術人員只要輕輕按動按鈕,園裏所有微噴灌管便開始360度旋轉無死角噴水。柑橘微滴灌設備採用最先進的自動化控制設備,利用手機、電腦網路遙控操作。相關管網可實現灌溉、施肥、打藥等統一進行,不僅省人工、省水,自動噴水技術還能更好地讓橘樹發生光合作用,可增産20%左右。

  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援是柑橘機械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夷陵區每年用在柑橘産業的機械化補貼均超過300萬元,總額突破1500萬元,主要用以補貼分級打蠟機、中耕機械、植保器械、排灌設施等。政府每年拿出財政資金2000多萬元,用以柑橘生産機械的疊加補貼、集中開展綠色防控、品牌宣傳、市場開拓、扶持柑橘生産專業合作社等。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區政府用以扶持發展全區柑橘産業發展的專項資金突破1.2億元。

  品質的提升使夷陵柑橘暢銷國內23個省(市、區),外銷飄洋過海,遠銷俄羅斯、加拿大、西班牙、日本、泰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今年10月,夷陵區舉辦第五屆中國宜昌(夷陵)柑橘節,吸引了俄羅斯夫魯傑克實業公司、泰國參發冷藏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新發地、家樂福等中外客商洽談合作,銷售總額共計39.5萬噸,佔全區柑橘總産量的43.8%,協議總金額7.11億元。朱家梅朱永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