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3萬億文化消費缺口如何補

  • 發佈時間:2015-11-19 05:31:4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我國居民消費水準提升的同時文化消費卻仍是短板。跟一般的物質性消費相比,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仍然是偏弱的、不積極的

  我國目前的文化産業增加值在不斷增長,但是不能只強調文化數量上的增長,還要強調文化産業在質上的內涵式發展,科學、有序發展

  海外血拼“紛紛剁手”,跨國旅遊“説走就走”,居民消費水準提升的同時文化消費卻仍是短板:文化部門發佈的一份文化消費指數報告顯示,我國文化實際消費規模與潛在消費規模間的缺口超3萬億元。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前不久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文化産業發展被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提振文化消費市場,還有多遠的路要走?由文化部門發佈的《中國文化消費指數(2013)》報告顯示:我國文化消費潛在規模為4.7萬億元,而實際消費僅為1萬億元左右,缺口超3萬億元,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北京2014年這一缺口也達1378億元;中國社科院2014年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文化産值比上升至3.48%,而全國城鄉居民文化消費率卻下降到2.20%。

  文化消費兩大矛盾降低了公眾文化消費的“滿足感”。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評價當前國內大眾消費潮流時表示:“跟一般的物質性消費相比,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仍然是偏弱的、不積極的。”

  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教育文化娛樂消費一般佔居民總消費的20%至30%,而我國2014年這一數據僅為10.6%。一邊是巨大的文化産業財政投入,一邊是“不溫不火”的文化消費市場,“不等式”問題究竟出在哪?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三五”,哪些文化消費癥結應當被破除?

  ——“軟體故障”,精品文化“內核”缺失。“沒有莎士比亞,再好的運營成績也不值得誇讚。”《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報告》主編王國華認為,歐美國家文化産業發達,憑藉的是個性化內容、高科技呈現和成熟的運作模式,其中最根本的還是優質的內容供給。

  ——“硬體錯位”,重復建設,唯GDP現象仍存。寧波影視文化産業區管委會主任陳建瑜估計,目前100多個影視城中,僅10%能夠良性運轉,其餘大多“吃不飽”或虧損。一些文化基地、“重大文化産業項目”因同質化重復建設、研發活力不強,長期依靠當地政府“輸血”,生存舉步維艱。

  ——“系統失靈”,供給與需求不匹配。中國社科院研究顯示,以電視劇生産和消費為例,目前僅北京市就有影視製作機構2000多家,但每年上萬集的電視劇産量中只有一半能在電視臺、衛視播出並引發消費。

  “我國目前的文化産業增加值在不斷增長,但是不能只強調文化數量上的增長,還要強調文化産業在質上的內涵式發展,科學、有序發展。”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説。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五年計劃”,“十三五”規劃建議強調,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應“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産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

  專家認為,創新文化市場機制,讓市場資源有更便捷、更高效的配置渠道;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更多群體享受到優質文化産品,將是未來文化産業改革的兩大關鍵。與此同時,抓住主要矛盾,分類促進文化消費是重點。

  “我國文化發展應該切實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既不出現‘結構性過剩’,又不存在‘實質性短缺’,形成供給需求之間協調增長的良好關係。”魏鵬舉等專家表示。

  補齊短板、兜好底線,提振文化消費需求,不但需要築牢基礎,還需要在品質上下功夫。

  文/新華社記者 劉 敏 黃鵬飛 陳 諾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