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色生態綠色生産綠色消費

  • 發佈時間:2015-11-17 07:31: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高文

  青海湖裏産的大閘蟹、三文魚、白色的繡球菌、紅棗大小的獼猴桃……日前,第十六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在陜西省西安開幕,博覽會上陜西各地及全國其他省份代表團分別帶來了各自當地的特色産品。本屆綠博會達成訂單交易額23.8億,簽訂意向合同額37.54億,同比分別增長32.7%和49.6%。

  名特優新競相亮相

  在綠博會現場,每一個展位都被不少客商和消費者圍著,有的是在諮詢商機,有的是在推廣産品,家住城北鳳城五路的張先生一大早就來到展會,“看到報紙報道有綠色食品博覽會,就趕緊來看看,這裡的綠色食品肯定都是貨真價實,有綠色認證的有保障!”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王運浩介紹説,本屆綠色食品博覽會規模為歷屆之最,共有全國35個展團(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參展,現場設置914個展位,參展企業超過2000家。之所以選擇西安這座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起點城市,是為了響應國家打造“一帶一路”對外經濟新格局的政策主張,打造“綠色絲綢之路”成為本次綠博會的一大亮點。

  電子商務異軍突起

  “由於阿壩州地處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決定了阿壩州綠色農産品不可複製的五大突出優勢,那就是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空氣無污染、土質和水質優良。”四川省阿壩州政府副秘書長何志富作了題為“電商助推川藏高原綠色食品走遍中國大江南北”為主題的推介。“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出産大量優質的綠色食品,如以松茸、羊肚菌為代表的野生菌類,以大櫻桃、青脆李、紅脆李為代表的特色水果,以荷蘭豆、松花、秋葵為代表的特種蔬菜,以牦牛、藏係綿羊、藏香豬為代表的畜産品,還有阿壩中蜂、大紅袍花椒、脆殼核桃等等。2014年,阿壩州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三品一標’産品達到了147個,農業産值達到38億元。電商也異軍突起,雖然交易額不高,但今年以來,卻非常活躍,阿壩州在網商活躍度上名列四川省21市州之首。”

  何志富表示,“川藏高原”綠色食品在“十三五”期間,將新增“三品一標”産品100個,新增種植面積15萬畝。在發展戰略上,我們將順應時代潮流,響應“網際網路+”號召,努力拓展線上線下市場,由市場引領示範基地建設,拉動專合社發展,輻射周邊農戶參與,逐步實現阿壩農業規模化、科學化、品牌化、電商化。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電商扶貧、精準扶貧,使阿壩高原的農牧民脫貧致富,安居樂業,實現農民增産增收,産業提檔升級。在市場方面,我們將從線上線下,逐步培育起阿壩“川藏高原”綠色食品的消費群體,在大數據分析下建立精準數據庫,建立穩定的消費商圈,讓“川藏高原”綠色食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從而打造“生産、倉儲、物流、直銷、回購”的“網際網路+農業”的良性産業鏈,最終實現特色鮮明、訂單主導的綜合農業産業。

  綠色生資嶄露頭角

  此次博覽會辟出專門區域展示德國拜耳、西安蘭心等綠色生資企業。“本屆綠博會展出的産品除傳統的‘三品一標’産品外,綠色生資首次集中在綠博會上亮相,綠色生資展位達30個,實現了全産業鏈各環節産品同臺亮相,緊密對接與合作。”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陳兆雲介紹説,“通過本次展會,大家對安全優質、生態環保的綠色生資産品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希望廣大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和綠色食品企業在投入品採購、使用等方面多多考慮綠色生資。”

  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就認識到綠色生資與綠色食品的重要關係,並探索綠色生資的技術標準、研發和推廣工作。綠色生資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有100家生産企業,産品達到280多個,20多個省市在開發綠色生資産業。但我國綠色生資的發展仍嚴重滯後於綠色食品産業的發展需求,大量的綠色食品生産企業無法選擇到更好更多的綠色生資産品。隨著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提升,和農業部一控兩減三基本的落地,以及化肥零增長的踐行,綠色生資的發展空間將十分廣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