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京津冀企信"發佈 三地240萬企業信用評分一覽無余

  • 發佈時間:2015-11-16 16: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6日訊(王子威)“信用”也可以量化評分了?對於不少消費者來説,這並非新鮮事,比如基於個人消費記錄而産生的芝麻信用評分,它已經被運用到了許多商業領域。而如今,就連企業信用也可以做到量化查詢了。

  11月16日,在首屆京津冀信用體系合作共建研討會上,基於240萬家企業信用數據構建的公開平臺“京津冀企信”正式發佈,實現了三地幾乎所有企業信用數據的精準實時查詢。

  大數據

  綜合三地20部門公開數據繪出企業信用“全景圖”

  京津冀企業信用平臺由京津冀大數據研究中心、中關村信用促進會、龍信數據、企嘉科技等機構共建。

  據了解,該平臺歸集了工商、稅務、發改委、人社局、衛計委、人民法院等20個部門公開的所有信用數據,以工商註冊、招投標、招聘、專利、商標、輿情、訴訟、欠稅公告及處罰等企業資訊,構建出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240萬家企業的全景畫像,建立評價體系模型。

  中國經濟網記者下載並打開了“京津冀企信”APP,輸入北京某企業名稱,發現平臺共列舉了這家企業的行政處罰、經營異常等12大方面的信用資料,並通過計算給出了具體評分和信用等級。

  在對每家企業進行綜合評價的同時,平臺還實現了對身份特徵、創新資質、行為偏好、經營狀況、發展潛力、守法守規六大方面的單項評價。

  廣應用

  政策制訂、銀行貸款、個人求職將有據可依

  對個人來説,有多少“信用資産”,將影響到能貸多少款。而對企業來説,信用度是市場交易過程的重要參考。

  龍信數據董事長李鈺認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需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信用體系建設意義重大。

  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是解決資訊不對稱,而把企業信用數據化可視化以後,大到政府部門制訂政策,銀行貸款發放,市場主體企業選擇合作者,投資人評判企業投資價值,小到普通的求職者選擇供職單位,都可以通過查詢相關企業的信用值,從而對下一步決策提供參考。

  更透明

  開放信用資訊探索社會共治新模式

  李鈺表示,這一平臺的構建將助力京津冀地區建設全國領先的信用示範區和信用高地,加強政府事中事後監管,規範市場秩序提升服務效能,推動市場公平競爭。

  具體來説,基於大數據形成的企業信用分級評分,可以推進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門信用資訊共用,提升協同監管能力,為科學管理提供依據;擴大信用資訊的社會應用,形成信用約束機制,降低商務交易成本;此外,

  “京津冀企信”平臺還將廣泛聯合三地行業協會、産業聯盟、商業徵信機構、金融徵信機構等第三方社會機構,擴大信用資訊的應用範圍。通過開放信用資訊,引導公眾參與,從而實現社會共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