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11”消費投訴比平時多一倍 食品等是投訴熱點

  • 發佈時間:2015-11-16 14:3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雙11”搶購大潮漸漸平息,然而,一些滿載希望而來的“寶貝”,隨著快遞拆封,卻化成了失望和氣憤——嚴重與實物不符等問題讓人懊惱。日前,記者從市消協了解到,“雙11”前後,全市日均投訴量約為60起,這個數字比平時多出一倍。

  網購378元隨身碟成擺設,商家涉嫌欺詐,3倍賠償

  “真是窩了一肚子火,‘雙11’我在網上拍了個2T的隨身碟,花了378元,可郵到後發現是1T的,這還不算,隨身碟根本不好使,存不進去任何東西。”乘風莊的杜先生發現隨身碟的型號不對,並且不能使用後,聯繫了賣家,可無論怎麼説話,賣家都沒有回應。無奈之下,杜先生打電話給12315,希望市消協能給他想想辦法。

  市消協工作人員説,杜先生網上購買的商品型號不符、不能使用,且商家對此不予理會,這屬於涉嫌欺詐行為,商家應給杜先生退貨,並進行3倍的賠償,即賠償1134元。杜先生應繼續與商家進行聯繫和協商,雙方達成一致後把問題解決。如商家繼續不予理會,或拒絕退貨賠償,市消協將幫助杜先生聯繫網站進行處理。最終,市消協將聯繫商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或消協部門,進行追查和執法。

  市民異地購物,可找大慶工商部門或消協部門維權

  節假日去外地買東西,遇上假冒偽劣或其他問題需要維權咋辦?

  “人生地不熟的去哪兒維權”、“買的東西也不是太貴,算了”……記者隨機詢問了30位市民,只有3個人表示遇到這樣的事情會打電話問一下消協,但具體咋辦,沒人給出答案。

  市消協工作人員提醒大家,異地購物如需維權,消費者不應該找購物地的工商部門或消協部門,而是要找戶口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或消協部門,工作人員會聯繫購物地工商部門或消協部門進行追查和執法。

  節假日網購慎買4類商品,網購需保存聊天記錄

  市消協工作人員説,每逢節假日等特殊時期,網上、商場搞促銷優惠活動,不法商家容易趁機摻假銷售,消費者應該理性消費,價格過低的産品儘量不要購買。網購食品、保健品、化粧品、藥品這四類商品是投訴熱點,請市民慎買。

  網購食品,有些並沒過保質期,但由於運輸、儲存等環節,仍可能發生變質等情況;保健品、藥品網上魚龍混雜,難辨真假,對身體造成傷害難維權;化粧品貼著合格標簽,因個人膚質不同可能出現各種問題,不易維權。另外,還有一些功能性保健品,如按摩器、減肥貼等,消費者使用無效權益易受到損害。

  市消協工作人員提醒大家,節假日網購,一定要保留好與商家溝通時的聊天記錄,不確定商品是否滿意,切不要損壞標識、吊牌等。面對面購物,尤其是購買商場一樓大廳促銷商品時,要看清商品的名稱、産地、品牌等資訊再購買。商家出具的購物票據,應寫明商品的名稱、産地、品牌等資訊,如不予標明,消費者可進行投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