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購“海嘯”釋放了哪些經濟信號

  • 發佈時間:2015-11-16 10:18: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阿裏天貓一天銷售912.17億元,京東下單量超過3200萬單,蘇寧易購訂單量達358%的高增長……猶如海嘯般的“雙11”網購潮在漸漸退去,但從中釋放出的消費變遷和産業升級等新動向卻正在深度演繹。連日來,記者跟蹤採訪最新數據分析,透視購物潮背後釋放的經濟信號。

  新符號——“雙11”彰顯中國市場魅力

  “‘雙11’再次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節日。”——西班牙《國家報》如此定位中國造就的這個日子。該報還精心算了一筆賬:僅阿里巴巴平臺交易的912.17億元,相當於牙買加的國內生産總值,也相當於西班牙一年的國家投資總額。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則稱,“雙11”是強大消費實力的象徵。

  “雙11”顯露了驚人的消費潛力——

  天貓零點購物節開場後,僅過18秒,交易額突破1億元;12分鐘突破100億元……7小時45分,交易額突破417億元,這超過了去年美國感恩節購物季線上交易總額;17小時28分,交易額突破719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國平均單日零售額。

  “‘雙11’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及其網購額的增長勢頭,可能在近期大幅影響全世界消費品的供應。”美國石英財經網站發出如此提示。

  “雙11”打響了中國的消費強音符號——

  隨著年年交易額的攀升,“雙11”如今已成為全球經濟和傳媒高度關注的一個現象,變成觀察和形容中國消費的一個指標。紐交所總裁托馬斯·法利為“雙11”敲鐘,顯示中國網購與世界經濟的深度勾連。他表示,全球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到這個“節日”之中。

  “雙11”也印證中國消費的供給端得到全新升級——

  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正致力於“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經濟學家們指出,如今提高經濟增長的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産率,需在科技創新等方面下功夫。

  “雙11”購物海嘯的背後,釋放出了中國消費軟、硬環境得到“跳躍式”升級的清晰信號。從撥號上網到近幾年來3G、4G寬頻升級,支撐百姓網路購物條件已發生了根本改觀,此次阿裏網購通過手機等無線移動購物額超過626億元、佔比達68.67%,蘇寧移動端銷售同比增長亦近七成;而金融支付、物流保障等供給端水準也不斷提升。

  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雙11”全國主要電商企業共産生快遞物流訂單4.6億件,同比增長65%。而快遞公司近年來已運用大數據編制“天網”,優化技術、增購專機、增加人手組成“地網”,使貨物送達高效精準。

  新藍海——“動動手指”發動的消費主引擎

  11月11日1:48,一輛滿載物品的貨車抵達重慶奉節縣竹坪村,村民牟軍兵如願收到了他買的55英寸大彩電,這也是“雙11”全國“村淘”到貨第一單。

  農村市場,被視為挖掘中國消費潛力的“新藍海”,如今在電商的啟動下已漸顯威力。像牟軍兵一樣,今年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網購大軍,農村消費市場得到全新開拓。目前,全國開設了8120個農村淘寶服務站,並計劃在未來3至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個鎮村服務站;覆蓋鄉村的“京東幫”已達1200家、“京東鄉村推廣員”已超過12萬名……

  以前到城裏購物不方便,如今“動動手指”貨物就可送到家。“雙11”開始後僅8分鐘,農村淘寶銷售便超過千萬元,江蘇省沭陽縣東王廟村的村民們這次網購了化肥120噸、電視近60台、金龍魚調和油近1500桶等商品;而浙江省平陽縣中鎮村的村民則網購了一台價值50多萬元的保時捷車,成為“村淘”最大一單。

  如今,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較大背景下,消費已被各方看成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來,國家也多次就加快發展“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作出部署,這成為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拉動消費的重大契機。

  “雙11”的火爆透出諸多消費增量擴容的新信號,為中國經濟注入新信心。業界人士表示:希望“雙11”能成為激發、喚醒、引領中國內需的一個小小的發動機。

  11月12日下午,吉尼斯世界紀錄公司認證官宣佈阿裏“雙11”有八種産品銷售創造新紀錄,其中手機超過313萬台、電視機超過64萬台,汽車6506輛。

  不僅是實物消費,服務消費的崛起也成“雙11”購物的一大特徵。在天貓,5000份寶馬4S保養套餐不到2分鐘被搶購一空;在蘇寧,理財産品15分鐘銷售破億元,蘇寧影視眾籌籌集資金達6835萬元。

  通過歷年“雙11”關鍵詞,可以勾勒出一張消費升級路線圖:2011年“穿”為主;2012年“吃”躍居而上;“玩、旅遊和酒店消費”則從2013年開始成趨勢;2014年至今,服務消費更為凸顯。

  新變革——産業轉型凸露升級曙光

  電腦前或手機上的手指一動,背後是巨大生産鏈條的高速運轉;而“雙11”數以億計産品訂單的沉浮枯榮,也折射出中國産業結構的變遷。

  中國“智造”産品近年來銷售迅速崛起——在“雙11”銷售的313萬台手機中,從銷售額來看華為和小米兩款國産手機佔據了前兩位。從曾經唱主角的蘋果、三星等“洋品牌”,到國産品牌佔市場主導,這正是中國産品不斷創新突破使然。

  中國製造的電子産品不僅在國內銷量攀升,在國外也成為“搶手貨”。據統計,“雙11”一個小時之內,有220個國家和地區買家涌入下單,3C(資訊家電)産品位居熱銷産品榜首。在美國太平洋時間11日零點34分,“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和地區首單已全部點亮。

  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産品銷售的火熱,也印證中國服務業供給能力大大提升。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已超越“製造業”,這被認為是經濟轉型邁出的重要一步。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説,如今人們的需求已逐漸從物質向文化、娛樂領域轉移,與一、二産業相比,服務業對環境破壞小、吸納就業多,代表著經濟發展新方向。(記者張旭東、于佳欣、王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