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5T超導磁體問世 辰光醫療突破進口替代

  • 發佈時間:2015-11-10 09:40:01  來源:千龍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伴隨“中國製造2025”出臺,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優勢産業入列“國家戰略”,衝刺創業板失敗之後轉戰新三板市場的辰光醫療有望趁著國家産業扶持政策之東風加速發展。記者日前調研發現,這家專注于研發生産核磁共振成像(MRI)射頻線圈等核心部件的公司近期已成功研發出1.5T超導磁體,有望實現在醫療領域的國産進口替代。

  掘金磁共振“心臟”

  2013年8月15日,終止了創業板IPO征程2個月的辰光醫療迅速掛牌新三板。辰光醫療主要從事磁共振核心配件射頻線圈産品及其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産、銷售及維修。董事長王傑日前接受記者採訪表示,辰光擁有第三代陣列磁共振射頻線圈和第四代磁共振SENSE射頻線圈的研發和生産的核心技術,相關專利54項,其中6項發明專利,填補了中國在這一科技領域的空白。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0月,公司1.5T 磁共振超導磁體新産品研製成功,將實現在醫療領域替代進口同類産品。磁共振成像系統作為高端醫療影像産品,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超導磁體、射頻、梯度系統以及電腦軟體部分。

  據悉,1.5T磁共振超導磁體佔MRI系統總成本30%至40%,3.0T磁共振超導磁體佔MRI系統總成本的50%至60%,超導磁體由於其設計的特殊性,工藝的複雜性,以及需要綜合的工程化能力,高技術門檻導致國內一直沒有形成穩定的超導磁體産品供應,且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所壟斷。所以市場一直呼喚滿足國內客戶需求的1.5T、3.0T超導磁體並形成穩定供貨,以佔領産業價值鏈的高端。

  有醫療服務行業專家接受記者採訪稱:“辰光醫療此次1.5T 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研發生産將明顯降低超導磁共振系統過高的價格,對擴大應用範圍、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起到促進作用。”

  王傑進一步表示:“辰光的超導磁體應用空間廣泛,不僅可供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更將廣泛用於各科技領域,包括高端科學儀器,工業用超導磁體以及國家的大科學工程等。”

  市場供不應求産業空間巨大

  那麼磁共振市場空間究竟有多大,辰光醫療的超導磁體業務未來又能分羹多少?

  記者採訪辰光醫療磁體事業部總監湯洪明博士了解到,2015年全球MRI市場規模約為36.5億美元,西門子、飛利浦和通用市場佔有率達到80%左右。就國內而言,超導磁共振需求量約800台/年,以市場均價500萬元/臺估算,目前國內磁共振(醫用、科研)市場容量約40億。“預計未來5年,中國1.5T和3.0T磁共振産品將快速産業化搶佔國際市場,打破國際巨頭在該市場的壟斷地位。”湯洪明表示。

  據湯洪明預計,到明年,辰光1.5T超導磁體銷量將達到20台,以130萬元/臺估算,銷售收入可達到2600萬元,但國內市場需求預計200台,市場空間巨大。另值得關注的是,辰光3.0T超導磁體預計明年上半年可研製成功,屆時辰光在超導磁體領域將佔據産業的制高點,可比肩國際知名超導磁體供應商。2016年底3.0T超導磁體預計産出3到5台,每台約250萬元。

  財務數據顯示,辰光醫療2013年、2014年及今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54萬元、7626萬元和3008萬元,凈利潤1325萬元、1597萬元和510萬元。目前公司營收仍以磁共振射頻線圈業務為主,未來1.5T、3.0T超導磁體量産將形成公司主要利潤增長點。

  湯洪明告訴記者,超導磁體市場空間巨大,即使到2018年,該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已有多家國外的磁共振系統整合商與辰光進行洽談。公司將根據訂單可控制的擴大産能,即在保證技術、打造品牌的基礎上,逐步放大公司産業化步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