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欲登“瑯琊榜”需要有多拼?——企業的“雙11”七年之癢

  • 發佈時間:2015-11-09 20:14: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趙文君、高敬、周琳)比物流、玩預售、拼價格,今年“雙11”的火爆氣氛比往年來得更早、更猛烈一些,但經歷了7年風雨,“癢”,似乎在所難免,這場網購狂歡還能否創造出更高的商業價值?

  快遞:實名制後如何應對單日1.4億件

  去年單日最高處理量1億件的世界紀錄,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有望突破,達到1.4億件。這讓很多人開始擔心,實行快遞實名制後的首個“雙11”,會影響快遞在攬收、轉運過程中的效率。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林虎表示,由於“雙11”絕大多數為電商大客戶,只需要簽訂協議機制,不會影響攬收效率。此外,快件必須100%過機器安檢,對快遞企業的轉運中心、人力和機器的配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總體時效“影響不大”。

  今年“雙11”快遞業務將有哪些新特點?首先是區域業務的比重會提高,倉配一體化配送比往年有提升;其次,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最後一公里”的末端投遞壓力迅速增大,跨境快遞的運輸通道、海關、安檢也需要協調處理。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專家徐勇認為,“雙11”比拼的不只是價格,更是服務,包括送貨服務、售後服務以及退換貨服務。在同等價格下,消費者一定是選擇服務更好的。在促銷方式和玩法越來越趨同的當下,快遞物流逐漸成為電商間競爭的核心指標之一。誰擁有物流優勢,誰就將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

  有人問,“雙11”把1個月的交易額儘量集中在1天,能有多大意義?對於快遞企業説,在24小時內,從5000萬到1.4億的飆升,近3倍的增幅,對快遞小哥無疑是又一次大考。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認為,“雙11”是拉動市場、促進消費,改善快遞服務的一個重要關口。

  今年“雙11”,快遞企業之間的暗戰,已經從招人買車上升到買飛機。

  圓通航空作為中國第三家專業的快遞航空公司,首架自有“淘寶號”已成功首航,參戰今年“雙11”。

  從目前現有機隊規模看,最激烈的“PK”仍然在順豐和郵政EMS。今年“雙11”,順豐自有全貨機數量將增至22架,順豐航空機隊規模將達到42架。“雙11”期間,順豐自有全貨機預計每日可發運貨量2000噸,散航腹倉帶貨預計每日最大可獲取4500噸。

  國郵智庫專家邵鐘林表示,消費者對“雙11”的追求已經從低價轉向注重服務體驗,對商品寄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快遞的服務過程已經成為購物體驗的重要因素。

  電商:從獨角戲到企業組團

  與以往單兵作戰不同,今年阿裏聯手蘇寧、銀泰等企業,京東與騰訊聯盟,電商企業組團參戰給“雙11”增添了新元素。

  記者從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電商的增長都開始放緩。從一些平臺賣家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同比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就算是不錯的業績。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分析,一些新的合作業務在“雙11”可能是一個觸點,電商和零售也在面臨轉型。未來電商市場的格局很可能在經過今年“雙11”的廝殺後逐漸清晰起來。

  今年“雙11”,京東、阿裏、國美等各大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更趨激烈。從價格到行銷,平臺間的競爭是全方位的。

  與往年臨近“雙11”才公佈促銷方案不同,今年各大電商平臺早早推出促銷方案。各商家紛紛搶登預售策略,天貓提前半月推出了“預付定金、‘雙11’交尾款”的方式,並增加了“定金膨脹”的新玩法,部分商品的定金將以1.5倍或2倍的系數抵用。京東從10月19日起便提前“開閘”商品搶購,推出大量即領即用優惠券、“30天保價”的政策,保證用戶在一個月內都能買到低價高質的商品。

  刺激“剁手黨”的不只有價格,虛虛實實都得上。阿裏表示要把今年“雙11”辦成“春晚”,邀請娛樂界明星辦一場晚會。

  從線上“秀”到線下,晚會能不能促進整體成交額?據業內人士分析,影響力越大,參與的人會越多,成交額自然就會越大。線上賣東西、線下搞晚會,同步到線上,這也算是O2O行銷。

  “網際網路本身就是眼球經濟,電商也不例外,只有吸引了眼球,才可能帶來訪問,進而産生交易。”李俊慧表示,應該寬容對待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

  商家:參加不參加都是糾結

  “競爭對手都在裏面,不參加,沒法和人家拼銷售。參加吧,就是賠本賺吆喝。真有些騎虎難下。”一家已經參加了5年“雙11”的服裝品牌負責人糾結地説。

  一家兒童安全坐椅廠家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不能光看銷售額,要算上流量廣告費、又要讓出足夠低的折扣,七七八八成本加起來,毛利率越來越薄。

  一家知名服裝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表面上是商家越來越多,但流量越來越分散,新用戶越來越少。過去流量一天十幾萬訪客數,現在就兩三萬。

  當然,市場不會缺少贏家。去年“雙11”數據顯示,小米天貓旗艦店,成交了15.6億元,佔了“雙11”總交易額的2.73%。類似過億的公司還有幾十家。

  某3C産品品牌商告訴記者,在類似“雙11”促銷時,電商平臺會有一些促銷規則,要求入駐商家予以配合,比如特定時間內特定折扣銷售,不參與的話,該期間的銷量一定慘澹,參與的話,就涉及不同門店的利益平衡。

  “雙11”究竟何去何從?有商家建議,平臺可以根據購買成交記錄,將會員進行分級,讓會員能夠精細入場,將這些廣告能更精準地推送給目標客戶群體。“以前平臺來招商的時候,都想要改變生態圈。但現在來看距離還比較遠,和線下商場的模式是一樣的。”一位商家負責人説,泛泛的促銷註定不會長久。

  用200元買到市場價500元的商品,這對網購來説,不算是個神話。而隨著“雙11”的年年促銷加碼,精明的“剁手黨”們發現,這種可佔的便宜越來越少。

  商務部産業國際化戰略所所長張威認為,電商平臺取代了過去的渠道代理中間環節,但是,也分走了原來這部分的利潤。同時,電商平臺向商戶收取的服務費會逐年提高,由此帶來網購産品的價格也會不斷攀升。

  李俊慧表示,目前除了國家工商總局的部門規章對電商予以規範外,並無更高層級的法律、法規。對於電商促銷的競爭,還需要在未來立法中加以規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