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完善創新機制 搭建創新平臺

  • 發佈時間:2015-11-02 05:49: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河北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我國首批建設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以佔全市1.64%的土地面積,創造出了佔全市21%的地區生産總值、42%的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70%的進出口總額和86%的工業企業利潤。“大力進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是開發區跨越發展的牛鼻子,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其他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胡英傑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優化服務環境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者深刻認識到,經濟技術開發區必須是經濟發展技術領先的開發區,而要實現經濟技術領先,就必須有優良的創新環境和完善的服務設施。為此,開發區先後出臺了《扶持創業中心在孵企業暫行辦法》《秦皇島市留學人員創業園管理辦法》《關於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扶持優秀創新企業管理辦法》,對入駐開發區的科研機構和創新企業提供辦理工商註冊、稅務登記、銀行開戶、企業代碼等手續;協助科技創新企業辦理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成果鑒定、登記;協助申請國家、省有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各項基金等“一站式”服務。

  而對有發展前景,但又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型創新企業,開發區則給予大力扶持。秦皇島市北斗自控設備有限公司“當家人”、曾經騎著輛舊自行車尋求創業支援的王建棟怎麼也不會想到,幾年後自己的企業能夠成為中國肥料機械工業100強。在2004年成立之初,他連一個固定的辦公場所都沒有,公司發展停滯不前。後來,王建棟得到了開發區在資金等方面的支援,公司得到快速發展。如今,公司自主研發生産的自動定量包裝秤、配料調速皮帶秤、全自動微機配料生産線等産品出口南韓、印尼等國,年銷售額達到1000余萬元。

  引進科研團隊

  一個區域經濟實力的強弱往往取決於科研創新力量的強弱。為此,秦皇島開發區採取政府強力引導與企業主動結盟等兩種模式大力吸引科研創新團隊進入秦皇島開發區開展科研創新研究和科研創新成果應用。通過持續不斷地對接,先後有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等30多家科研創新機構在開發區落戶,成為帶動地區創新創業的龍頭、輻射帶動的中心和科技成果産業化的領頭雁。截至目前,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228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15家,分別佔全市總數的37%和36%。

  一台電腦、一台與普通印表機差不多大小的3D列印機,這就是能夠列印出立體實物所需要的全部“裝備”。這項能給工業領域帶來全新革命的技術是秦皇島天秦三維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的“看家本領”,而這項技術的成功得益於我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領域著名科學家盧秉恒院士的傾力加盟。盧秉恒研發的出光固化、金屬熔敷、陶瓷成形、鐳射燒結、金屬燒結、生物製造等類型的增材製造裝備和材料,為3D列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截至目前,開發區已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8家和科技專家企業工作站7家。

  建設孵化基地

  “公司選擇e谷,主要是看中了這裡的創業服務和創業氛圍。這裡有很多‘鄰居’跟我們的業務都相關,我們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並且e谷還可以為我們申請專利提供服務。”秦皇島快點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滕麗麗説。

  2015年8月10日,由漫遊世紀(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創辦的e谷(秦皇島)創想空間正式啟動。e谷(秦皇島)創想空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通過複製中關村海淀園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為開發區的小微企業提供“中關村式”的技術、市場、人力、培訓。截至目前,21家企業與e谷簽署了入孵協議。

  秦皇島開發區採取了政府自主投資建設和利用社會資本共同建設等模式,大力開展區域創新、創業孵化器建設。目前,開發區共建設各類孵化器13家,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超過400家。由於孵化器的強力推動作用,不少在孵完成孵化進入了企業發展階段,截至2014年底,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8家,佔全市總量的77%;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達到24家,佔全市總量的60%。

  科研成果,只有轉化成生産力時,才能有望推動生産力發展,産生經濟效益。為此,秦皇島市開發區把最終的落腳點放到發展創新成果轉化園區上,相繼與北京大學合作共建了北大(秦皇島)科技産業園,與中科院北京分院合作共建了秦皇島(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

  就是通過這種創新平臺建設,高新技術産業成為秦皇島開發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