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洋智囊”共謀上海科創之路:找到很多青蛙才能發現王子

  • 發佈時間:2015-11-01 16: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上海11月1日電 題:“洋智囊”共謀上海科創之路:找到很多青蛙才能發現王子

  作者 韋柳 繆璐

  “可能要找到很多青蛙才能發現真正的王子”美鋁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克勞斯·柯菲德(KlausKleinfeld)11月1日在上海幽默地説,“並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成功,要營造一種文化,允許失敗、接受失敗。”。

  又是一年“高朋滿座”時,第27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IBLAC)當天在上海世博中心召開。眾多知名跨國企業的“掌門人”如期而至。儘管當天淅淅瀝瀝的秋雨中透著陰冷,但“智囊團”對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議題的討論熱火朝天。

  今年的會議主題緊扣“創新”。三個專題組分別就激發市場創新活力、營造創新生態環境以及分享企業創新創業故事等三個話題展開熱議。

  “創造出一個創新的生態環境,關鍵是創造一個有效的創新加速度,每天都將上海推到下一個創新的環節。”現任ABB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畢福(Ulrich Spiesshofer)直言,“政府如果採用以下措施,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創新”:“基於實際需求進行研發,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解決方案和計劃應對上海關鍵性挑戰,承認公共部門、私營部門和學術部門等參與各方的文化差異,確保每一方能得到合適的激勵機制,並設立一個非常有效的監管部門”。

  已是第15次參加會議的“常客”、蘇伊士環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熱拉爾·梅斯特雷(Gérard Mestrallet)認為要促進創新離不開“資金支援”和“人才”。

  熱拉爾·梅斯特雷建議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裏建一個創新交易平臺,“有線上的專利交易數據庫,讓國內外的企業交易智慧財産權,讓各個利益相關方都可以從創新當中提取最大價值”。

  同樣地,用流利中文發言的施耐德電氣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Jean-Pascal Tricoire)也將人才視為“創新的基礎”,而吸引和留住全球傑出人才的要素,“不僅包括空氣品質、水和食品安全,社交文化、娛樂、醫療水準也不可缺少。”

  在隨後“營造創新生態環境”的討論中,“洋智囊們”的建議更為直接。羅氏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萬(Severin Schwan)指出,在生物醫藥行業發展中,“最大的掣肘就是監管框架”。

  施萬表示:“生物制藥行業是一個受到高度監管的行業,因為政府要確保安全。但同時,也要意識到創新藥可以幫助患者,要讓患者能夠儘快使用這些創新藥。”

  他以美國為例,認為美國食藥監局非常開放,願意同業界、學術界進行合作,“這種關係是互利、互信、相互尊重的”,能夠確保創新藥快速發展以及快速通過審批,使得美國公眾可以最快地獲得創新藥。

  今年10月,中國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上海分中心獲批,施萬認為“這對上海來説是一個機遇”。

  談及監管環境,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主席范智廉(DouglasJ Flint)向上海介紹了英國的做法。“監管者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監管創新中心,同企業合作,企業反過來可以給監管者一些建議。此外,在實驗室中,行業和技術公司可以有一個安全區,在安全區裏嘗試自己的商務模式,不用一下進入正常的監管環境中。”

  在最後的總結陳詞中,會議主席蘇銘天(Martin Sorrell)依然強調了創新的關鍵是“吸引人才”。

  “中國有一個做手機的新公司,在安卓系統開發的小米手機,現在甚至可以同蘋果手機抗衡。”蘇銘天介紹説:“小米公司5萬個軟體工程師在週五共聚一堂談安卓系統如何改進,收集好資訊後,週六小米中心就會把這些新的資訊整合起來,到下週一就可以把這些好的改變實現出來。”他認為,小米公司的這些創新方式“非常引人矚目”。

  IBLAC走過了27年,27年間的技術創新也同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各地很多人都用上了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機器人,克勞斯·柯菲德説:“沒有‘一刀切’的創新,也沒有一個模板,開放性的創新是應對外來挑戰的唯一答案”。(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