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不懂的流量帳單何時“打開天窗説亮話”--質疑手機“流量跑得快”引發的話題

  • 發佈時間:2015-10-30 20:25: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葉前、任瑋、高亢)“流量不清零”政策實施首月下旬,一些用戶發現手機流量消耗比預期快,網民也吐槽流量遭遇“加速跑”,而質疑運營商。雖然運營商發佈聲明,但也無法打消用戶的疑慮。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專家認為,出現這種問題的關鍵在於,當前我國電信計量仍屬運營商“自説自話”,流量消費在用戶眼裏是一筆看不懂的“糊塗帳單”。相關部門應引入第三方參與的監管、查詢機制,幫助消費者明白消費。

   “流量加速跑”留下的疑團

  10月1日三大運營商推出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尚未滿一個月,不少用戶就吐槽這個月流量用得“飛快”。

  北京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辦理的中國移動4G套餐每月共有2G流量,以往每月流量只能用掉一半多。可10月22日,她突然收到10086的提示短信,説本月流量只剩下200M。這也是她用4G套餐21個月以來首次出現流量不夠用。

  “我平時就是上微信、瀏覽網頁和收發郵件,不看視頻也不下載東西,何況家裏和單位都有Wifi,即使有國慶長假因素,但流量用得快仍是超預期。”

  和王女士一樣,全國多地不少用戶都感覺到“流量在飛”。在寧夏一家銀行工作的張國棟告訴記者,他使用的全球通70元包2G流量套餐,平時每個月流量從沒用完過,可這個月20日就接到短信説流量告罄。

  面對流量過快消耗,消費者對“運營商用技術手段修改流量數據”,“流量計量方法出問題”等質疑聲不斷。網友“@苗苗苗駕到”説:“説是流量不清零,但是流量消耗快,用得神不知鬼不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針對大量質疑、投訴,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近日先後聲明予以回應。中國移動表示,針對有關報道,專門組織了流量計費測試,沒有發現“手機流量跑得快”問題,並承諾“計費誤差,雙倍返還”,客戶盡可放心使用。

  中國移動聲明稱,計費系統有著嚴格的檢查校驗機制,通過了各級主管部門和獨立第三方的不斷檢查測試。流量當月不清零改變的是計費規則,實現流量滾存功能,並不影響流量計量,對同樣的圖片或者視頻,流量當月不清零前後的流量計量沒有任何改變。

  中國聯通的聲明中也表達了上述觀點,稱“流量計費工作是規範、準確的,不存在惡意的虛假計費”,並提醒廣大用戶,隨著4G網路覆蓋的不斷完善、各種應用軟體的日益豐富、多種智慧手機的頻繁推出,用戶手機上網習慣的逐漸養成,用戶所消費的手機流量將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

   “不信任”源於“看不懂”

  運營商的公開回應並未能讓一些消費者“買賬”,網路上有關電信計量缺乏監管,流量帳單是筆“糊塗賬”的質疑聲依然強烈。業內專家認為,出現這樣局面,根源在於電信計量始終是運營商“自説自話”,缺乏第三方監管。

  在記者採訪中,不少用戶反映,運營商設計的消費項目、計費規則複雜,用戶很難準確判斷自己使用的服務和應付資費。即使可以通過運營商官方網站查詢流量使用情況,但帳單多數時候是一筆看不懂的“糊塗賬”。王女士在移動官網查詢上網詳單時發現,通過“CMNET”連結上網,從最短的2秒連結到數小時都有記錄。令她最疑惑的是,10月15日23時37分開始的一次上網時長,竟然高達637分21秒。

  “人在睡眠,手機卻在10個小時一直跑流量?”王女士説,她致電10086查詢,客服人員解釋可能是軟體後臺運作産生的流量,但具體是哪些軟體在“跑”流量客服也不知道,讓技術人員隨後回電,也解答不出來。

  記者採訪發現,各大運營商均能提供流量詳單查詢業務,顯示用戶上網的時點、時長、耗費流量等資訊。但作為用戶,卻無法分辨真假與否。

  西安用戶史夢告訴記者,她也因為看不懂流量帳單諮詢過客服,但問完了還是“傻傻分不清楚”。“總之就是他説我用了多少就是多少,究竟是不是用了這麼多,我也查不到,只能聽一面之詞。”

  一些用戶使用第三方流量監測軟體,試圖清楚流量消耗具體情況。但記者了解到,不同的軟體在監測標準、監測技術上都有差別,這些流量監控軟體監測到的數據並不具有法律效力。

   讓流量計量“打開天窗説亮話”

  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我國的電信計量工作確實面臨缺乏有效監管機制,存在監管標準缺失、技術滯後等問題,容易陷入被質疑的尷尬局面。

  雖然中國移動等運營商聲稱有“獨立第三方”的檢查測試,但一些用戶認為其“語焉不詳”。中國移動總部人士表示,每個地區分公司的確自己聘請了第三方監測機構。不過專家指出,各地應向社會公開第三方身份,接受公眾監督,確保其資質和查驗結果的權威性。

  記者從廣東質監部門獲悉,電信計量監督包括用儀器對計時計費系統進行技術檢測,以及對用戶數據和運作效果進行分析。“過去對運營商進行網管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計時計費裝置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時,確實查出了一些計量違法違規行為。”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質監人員説。

  據了解,目前工信部門和質監部門對電信計量的監管比較模糊,針對計量監測出現的問題,相關部門的研究和應對還需要探索。

  對此,輿論和專家普遍認為,公開透明的計量和收費才是打消用戶疑慮,是建立運營商與客戶良性關係的根本辦法。“運營商應讓用戶消費得明明白白。”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説,運營商作為服務提供商,有責任釋疑解惑,而非簡單回復一句“這是電腦自動記錄,肯定不會錯”了事,也不宜採取簡單的免單、補償等“息事寧人”的做法。

  隨著“提速降費”和“流量不清零”政策的執行,實時把握真實網速和準確流量至關重要。廣東網際網路行業協會會長、艾媒諮詢CEO張毅建議,計量管理部門應加大對電信計量常態化的檢定和監測,其中包括對計量裝置、設施設備的強制檢定,以及對演算法系統的監督檢查。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等人表示,相關主管部門應公開設立電信計量查詢、投訴受理渠道。還有一些專家認為,應該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第三方測速系統,探索建立中立公允的電信計量與計費查詢機制,幫助消費者明白放心消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