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黔中水利——探索破解喀斯特地區工程性缺水難題

  • 發佈時間:2015-10-30 14:06: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貴陽10月30日電(記者駱飛)站在貴州黔中水利水源點建設工地的山頭上,眼前157米高的大壩將奔騰不息的烏江上游三岔河水攔腰截斷形成“高峽平湖”,群山環抱的庫區碧波盪漾。

  黔中水利於2009年正式動工興建,是貴州首個大型跨地區、跨流域長距離調水工程,承載了上千萬人近60年的期盼。這項曾被稱為“異想天開”的工程,突破了多項喀斯特地區搞水利建設的世界級難題,為全球破解喀斯特地區工程性缺水難題帶來諸多啟示。

  不缺水缺工程:喀斯特山區用水難

  “地下水滾滾流,地表水貴如油”,常被人們用來形容“多雨少水”的貴州受工程性缺水威脅的現狀。

  何謂工程性缺水,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公司水源建管部主任曾永軍這樣解釋:貴州到處是流淌的河水,實際上並不缺水。但貴州喀斯特地貌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90%多,是我國典型的喀斯特山區。由於喀斯特地區多溶洞、暗河,又缺少水利工程及時攔蓄,水大都流失或蒸發了。

  曾永軍指出,貴州滯後的水利設施建設與高昂的施工成本加重了很多地區的缺水程度。2010年以來,一向降水豐沛的貴州部分地區乾旱時有發生。

  隨著不完善的水利設施與城市發展水資源需求量不斷增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工程性缺水嚴重制約貴州的經濟發展。而這也是所有喀斯特地區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千里築壩鑿渠:建設山區通水“高速路”

  來到貴州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黔中水利龍場渡槽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拱式設計的渡槽弧形支撐體已完全合攏,從山體兩邊一躍而起的水泥墩相向伸展,飛架于兩山之間,弧形的渡槽猶如反扣在山脊上的“弓箭”,形態優美而堅固。

  據介紹,龍場渡槽位於黔中水利輸水配送工程總幹渠上,是目前世界同類渡槽中跨度最大的,被稱為“世界第一跨”,其科技和工藝難度堪稱中國水利建設的里程碑。

  遇山打洞,遇溝架橋。在業界看來,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堪稱“水利工程的博物館”,其建築形式多樣、工程類型複雜,單輸水工程的水渠類型就囊括了目前水利建設上的所有。

  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公司副經理左中雲説,在建設過程中,除龍場渡槽外,採用連續鋼構、單跨長180米的徐家灣等四座渡槽,在國內水利行業尚屬首例;水源點157.5米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在岩溶山區也十分少見。

  記者在多個輸水渠建設點看到,總長148公里的幹渠猶如水流通行的“高速路”,橫跨在雲貴高原的崇山峻嶺之間。

  以建設促改革:構建喀斯特地區供水網路

  負責黔中水利建設的貴州省水投集團副總經理吳瑋介紹,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分兩期進行,目前啟動的是以灌溉、城市供水為主,兼顧縣鄉人畜飲水等綜合利用的一期工程,其10.89億立方米總庫容將滿足包括2020年貴陽在內的近70多萬人畜飲水及51萬多畝農田灌溉的需求。

  二期工程是對一期工程的延續和配套,將解決2020年至2030年貴陽市新增城市供水,以及包括平壩等4個縣13萬多畝農田灌溉及10多萬人畜飲水問題。

  吳瑋説:“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喀斯特山區解決‘水荒’的關鍵,貴州依託黔中水利建設,在喀斯特地區搭建起飲水灌溉網路,將地表水及時積蓄並配送到缺水嚴重的地方,實現水資源均勻分佈。”

  據了解,“十二五”以來,貴州加快水利建設步伐,包括黔中水利在內的以骨幹水源工程、引提灌溉工程和地下水開發利用工程建設為主的水利建設“三大會戰”,預計總投資上千億元,爭取到2020年從根本上解決貴州工程性缺水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