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進口食品品質安全總體保持穩定

  • 發佈時間:2015-10-30 05:27:2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0年至2014年間,我國未發生重大進口食品品質安全問題,但檢出的不合格産品呈上升趨勢

  2010年至2015年9月,我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39萬批次,幾乎涉及所有食品種類,檢驗檢疫機構均採取退運、銷毀等措施,有效阻止了不合格食品流入國內市場

  國家質檢總局今日發佈《2010—2014年中國進口食品品質安全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0年至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品質安全總體保持穩定,未發生重大進口食品品質安全問題,但檢出的不合格産品呈上升趨勢。

  自2011年以來,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農産品進口國,進口食品增長態勢仍將持續,2010年至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貿易額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長17.4%,進口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保障中國消費者食品安全的重要內容。據國家質檢總局數據統計,5年間,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驗檢疫進口食品432.4萬批,總價值達2003.7億美元。

  隨著食品進口數量和種類的不斷提升,檢出的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進口食品批次和數量也隨之上升,各年度分別為1692批、1857批、2499批、2164批和3505批,總計7.0萬噸、1.5億美元。雖然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數量呈現增長趨勢,但我國進口食品品質安全總體情況一直保持穩定,沒有發生過重大進口食品品質安全問題。

  白皮書同時顯示,2010年至2014年,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情況,其中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列前10位的種類分別為:糕點餅乾類、飲料類、糧谷及製品類、乳製品類、酒類、糖類、調味品類、水産及製品類、幹堅果類和特殊食品類。

  針對上述情況,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分析認為,近年來貿易全球化不斷發展,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複雜,增加了我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難度。

  除進出口食品貿易迅猛增長之外,全球食品供應鏈愈加複雜也是重要原因。“出口全世界、進口五大洲”成為我國食品産業的常態,貿易全球化使食品供應鏈從本地化為主向全球化方向發展,食品原料生産、成品加工、運輸儲存等各環節已超越了國界,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面臨的挑戰愈加嚴峻。

  其次,受全球經濟復蘇疲弱、生産成本持續提高等因素影響,全球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一些食品企業為了維持利潤,減少了對品質管理的投入,甚至一些全球知名食品企業和以食品安全著稱的國家或地區也曝出食品安全醜聞。

  此外,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不斷涌現,國際貿易正向個性化、碎片化方向發展,引發出一系列非傳統食品安全問題。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使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全球熱點;資訊技術革命,催生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産生,但也由此帶來了新的食品安全問題,“對進口食品跨境電商的監管,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林偉説。

  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新的《食品安全法》已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進出口食品安全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林偉表示,2010年至2015年9月,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從來自11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口食品中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39萬批次、7.71萬噸、1.73億美元,幾乎涉及所有食品種類。對以上不合格的進口食品,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採取了退運或銷毀等措施,未進入國內市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