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雲南迪慶:生態紅利讓農民珍視環境

  • 發佈時間:2015-10-29 15:16:4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昆明10月29日電(記者吉哲鵬)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浪茸村,30多戶藏式民居掩映在森林中。52歲的藏族村民扎扎坐在家裏的火爐邊,拿出一張紙。

  這張只寫了50來字的“村規民約”,改變了村民多年來的房屋建造習慣。“民約”規定為保護森林,各家30年建一次房屋,不夠30年則會被罰款。

  迪慶州位於滇、藏、川三省區交界,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腹地。浪茸村在普達措國家公園內,這座公園由碧塔海、屬都湖兩大湖泊、三塊草甸,以及一百多個牧場和周邊成片的原始森林組成。

  2007年6月,普達措國家公園正式揭牌,公園所在地保持著較為完好的自然生態系統。“生活在碧塔海裏的中甸重唇魚距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是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變的‘活化石’。”迪慶州林業局保護科科長董震林説。

  上世紀90年代起,碧塔海與屬都湖兩個景區陸續開始發展旅遊産業,由於當時尚未修建公路和棧道,旅遊者需要騎馬穿越草甸才能進入景區,扎扎和一些當地村民做起了牽馬的生意,供遊客騎乘、照相,還有一些人售賣燒烤。

  “但牽馬會踩踏草地,破壞生態環境,馬匹還會留下很多馬糞,下雨時全都衝到碧塔海裏,破壞了濕地景觀,影響到濕地生物多樣性。”董震林説,建立國家公園以後,整個區域被劃分為嚴格保護區、生態保育區、遊憩展示區,保護面積由141.33平方公里增加到了602.1平方公里。

  記者在普達措國家公園看到,公園取消了載客遊覽的馬隊,遊客全部改乘環保觀光車;修建了近十五公里的生態旅遊棧道,引導社區居民改變了靠消耗生物資源生存的傳統生活方式。

  浪茸村被列為國家公園內的一類社區。為了少砍樹,扎扎家的房頂不再用木板,而是換成了彩鋼瓦。“夏季香格里拉雨水多,木板一年要翻新一次,要用掉很多木材,彩鋼瓦就不用愁翻新和腐爛的事了。”扎扎的女兒拉茸説。

  普達措國家公園管理局社區協調科科長和堂介紹,國家公園社區的利益補償合同實行五年一定,到2013年共向社區兌現了近3600多萬元的各種補助、補償金,吸收社區群眾到公園企業就業。

  今年7月,扎紮在村裏按了手印,和其他32戶村分別領到了2萬元現金。這是普達措國家公園旅遊服務部的返還紅利。加上這筆分紅和戶均補償金、撤出經營補償、每人平均生活補償等,一年內扎扎家已經拿到了7.5萬元旅遊反哺社區的補償金。

  “普達措國家公園以2.3%面積的開發利用,實現對區域97.7%範圍的有效保護。”迪慶州林業局副局長張永林介紹,除了已建立的普達措和梅裏雪山國家公園,迪慶州還正在建設白馬雪山國家公園。

  與此同時,起自2001年的香格里拉“禁白”行動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在香格里拉、德欽、維西等地,人們普遍使用布袋子、菜籃子和環保袋,塑膠袋滿天飛的情景不復存在。

  1998年以來迪慶陸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生態環境整治行動”等,修復一度透支的森林資源。迪慶州環保局副局長吾佳告訴記者,通過“生態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太陽能、節柴灶代替了傳統的大量砍伐森林作為薪柴的歷史。

  對迪慶而言,保護好生態,就留住了遊客。統計顯示,2014年迪慶州接待國內外遊客由1994年的1.5萬人次已增加至1440.89萬次,年均增長在71.69%以上。

  現在,扎扎一家早已不再牽馬。和不少村民一樣,拉茸在普達措國家公園做環衛工,每月工資從最初的1200元漲到了2000元的工資,而她的妹妹在公園裏做導遊,一個月工資有1000多元。“生態保護好,祖祖輩輩都不愁,砍伐森林的話,今年吃完明年就沒有了。”拉茸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